住房严重过剩,面临巨大的去库存压力的同时,房价却在蹭蹭的往上飞涨!房地产行业为何会如此自相矛盾呢?根源在于住房的基本属性是供人使用。因此,人口的数量及流动变化就决定了房价的未来走向。
1964年-1979(简称A群体)年国家鼓励多生、快生,每个家庭拥有n(n2)个孩子,人口爆发式增长。这些孩子经过20多年的成长,即2000年左右,到了婚嫁年纪。婚嫁又必须要有房,但父母只有一套自住房,可供长子居住,因而还有n-1套房产的缺口需要到市场上购买。而当年房子可供出售的数量很少,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房价因此从2000年一路上涨,距今已上涨了16年,而这16年正是1964年-1979年婚嫁的时间段。目前2016年,A群体,最年长的是52岁,最小都已有36岁,基本上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子女、自己的房子。
到2016年,其中A群体中年长的子女已到了婚育年龄。由于1980年计划生育政策实行, A群体的子女都是独身子女(简称B群体)。差不多两个A群体家庭形成了一个B群体家庭。此时如果B群体结婚后跟父母住,不需要购买新的住房,则包含两个A群体和一个B群体的大家庭,共拥有两套住房;如果子女不跟父母住,则需要购买新的住房,该大家庭则拥有三套住房。然而房地产繁荣到了第16个年头,有些区域的库存压力极大,而有些区域的住房又极端短缺,此时要判断房价的走势就需要从横向空间角度具体地段具体分析。
再向前推进15年,到了2030年,A群体中最年长的有66岁,最年幼的也有51岁,A群体会逐渐死去。那么一个B群体家庭拥有两套或三套住房。而此时B群体的子女(C群体)差不多才15岁左右,还需10年左右才能购房婚娶。而在这10年期间,B家庭就会多出一套或两套房子。即使不新建住房,此时住房都会过剩,更何况新的住房还在不断拔地而起。此时,无疑是供大于求,房价毫无疑问会下跌。
社会继续向前发展10年,到2040年,C群体到了婚嫁年龄,如果继续执行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每个家庭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房价将会趋于平稳,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家庭X和Y,X家庭是两个女儿,分别是Xa、Xb,Y家庭是两个男孩,分别是Ya、Yb,假如Xa和Ya家庭、Xb和Yb组成家庭,共形成了两个新家庭,此时恰好需要两套房子,而从两个家庭正好继承两套房子,供求等于需求,房价趋于平稳。
不难看出,在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房价会先小幅度上升15年左右,再下跌差不多10年,进而趋向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