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4325|回复: 0

[城区] 让写作成为心灵的栖居 —— 城区田家炳中学“长风”文学社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3 12: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汕尾日报记者  陆端华

在城区田家炳中学,有这么一种文化,她以“长风”文学社为依托,以校刊《长风》为载体,记录着师生的点点滴滴、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健康快乐成长,是学校四千多名师生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长风”文学社自1997年10月25日成立以来,就一直秉承着“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宗旨,让其成为校园文学活动的主要窗口、学生学习写作的良师益友、作文教学生动鲜活的校本教材、语文教师作文教研教改的园地。

二十年来,《长风》聚焦校园风景、汇集学生佳作、推荐名家名篇、展示名师风采,为广大师生提供精神食粮。迄今为止,“长风”文学社连续发行期刊《长风》67期,发表学生作品3000多篇,其中有100多篇在全国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长风”文学社也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校园文学社团、广东省“八佳”文学社、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选社团刊一等奖等。

以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写作

有作文现状调查发现,学生对课堂作文普遍持有抵触情绪,原因是作文前没有原动力,非自愿、冲动而作文。常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中,只好盲目追求考试分数,不主动积累研究作文。而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学社团活动,能使学生在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增强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变“要我写作”为“我要写作”,真正意义上使写作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长风”文学社定期安排写作指导老师,在课余时间为学生讲授文学写作方法。《长风》更是定下了“学生写、写学生、学生读”的办刊方针,鼓励学生积极投稿。稿件全部来自学生、社员,既有写作特长生的投稿,也有一般同学的参与。“长风”提供了一个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让学生在写作时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灵自由”,找到创造性的写作灵感。有了灵感就会产生进行创作(写作)的冲动,也就解决了课堂作文思路阻塞的问题。

文学社除了定期举办讲座,有序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书评、论坛、辩论、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长风”杯文学写作大赛、共创悦读会、作家进校园、我与作家面对面等活动。还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介绍地方风物。如结合“语文研究性学习”活动,举办“寻找家乡名人的足迹”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斋,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如寻找革命先驱彭湃足迹,到海丰红宫红场、彭湃故居感受历史的厚重;到著名学者钟敬文故居、纪念馆,体味文学的魅力;到音乐家马思聪的故乡,聆听《思乡曲》的悠扬。这些出生于汕尾海丰的革命家、音乐家、文化名人们的丰功伟绩、乡情、作品,均成为该校学生了解本土文化、热爱家乡陶冶崇高情感的教材。也因为这些汕尾名人,使学生的崇拜心理很快转化为激励奋进的内在动力。再比如引导学生把富有汕尾地方特色的白字戏、皮影戏、汕尾渔歌、客家山歌、妈祖文化等体现在学生校园文学作品中,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学生喜闻乐道,他们也从本土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和写作素材。

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写作才华的平台,使学生在阅读、借鉴以及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校园文学写作从选材到具体的写作都突破了课堂和应试作文的“八股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燃起激情的火焰,在完全自由放松的心态下进行写作,写出大量有真情实感的作品。当他们闻着油墨散发的清香,看到自己的文章被传阅,那种成功的喜悦不言而喻。

以阅读引导学生创作

写作的前提就是大量的阅读,而校园文学活动恰好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文学天地,引导学生从文学的宝库中博采众长,使学生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陶冶下,逐渐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长风”文学社根据学校的安排,除了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外还安排学生利用每天的自习课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可以发挥个性、写法随意而自由,有佳句摘录、有内容提要、有感想式的、有借题发挥、有三言两语、有长篇大论,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贵在持之以恒。同时采用经常交流读书笔记并及时做出等级评价的方法,促进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交流读书笔记时,一个学生的劳动成果得到全体同学的共享,他的发现或多或少给他人带来启发,交流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合作探究、互相促进的过程,也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另外,学校语文科组还把《长风》作为语文校本阅读教材。每期新出版的《长风》轮流发到各班,人手一本,师生共读共赏共评,等于上了一节生动十足的作文赏析课。那清新、率真的笔触,记录了学生成长中的真实,展示了社会发展对年轻心灵的触动。那无拘无束、自由不羁的精神,在作品里随时都能发现和感受得到,学生们自如和放松的写作姿态;显示出了文学创作的活力。

大量的课外阅读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古今中外名著和精美时文的空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写作所需要的素材。

经过全校语文教师的不懈努力,该校师生形成了读书学习的好风气,班级组织举办的“读书沙龙”“图书交换”“作文接龙”等读书节、读书月系列活动,为语文教学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培养了一批批爱好文学的学生。“长风”文学社团活动成为城区文学社团活动的一面旗帜。

以文学彰显德育内涵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长风”文学社在发展期间,不仅仅局限于读写活动,更是积极开展了以文学为依托、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的系列德育活动。举办了以“读经典、品书香、润心灵”的“道德讲堂”系列活动。利用校园条幅、广播站、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开展主题宣传,向全体师生推介书目发放阅读集锦本,营造浓郁的德育氛围。班级开展的经典诵读、“心存感念”、励志笃行等活动,无一不将学生的言行举止和思想动态,变为与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的德育活动,为促进全校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契机,深挖文学社团的潜能,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各项德育活动的开展。” 城区田家炳中学校长吴可业如是说。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华南师大“点亮涯乡”实践团到城区开展活动
[汕尾资讯] 汕尾城区:农文旅融合推动城乡文明进步
[汕尾资讯] 汕尾岭南医院项目在海丰开工建设
[汕尾资讯] 城区构建“精保减”机制 打造可持续老年助餐
[汕尾资讯] 改革·创新·赋能——城区以系列改革举措助推
[汕尾资讯] 城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村(社区)干部进修班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