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30177|回复: 2

[汕尾] 93岁“核潜艇之父”30年没回家 女儿:你回家是出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9 11: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今年已93岁了,从青丝到白发,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核潜艇事业。在他过往的岁月中,有很多难以忘却的时刻。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力量无穷。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老人的述说,他这一辈子关于时间的选择。

“再回头 我还会选择类似工作”

每天早上,黄旭华院士都会来到办公室,尽管已是93岁高龄,他每天仍会工作一上午。


微信图片_20171009093604.jpg

从1958年一直到今天,我从没离开我的岗位。整个时间花在这上边很有意思,无怨无悔。再回头,我还是选择类似这种工作。

从想当医生到决定科学救国

在黄院士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些时间,难以忘记。


微信图片_20171009105334.jpg

小时候,黄旭华想的不过是继承父母的志愿,当一名好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安心读书,他徒步走了四天山路,脚都起了血泡,到了广西桂林,然而想象中的净土并不存在。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23.jpg

日本鬼子的飞机在上边飞来飞去,我们就躲到山里面去。如果这一天警报不解除,就得在山洞里面饿一天,心里非常愤怒。

我问了老师三个问题。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鬼子这么猖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想屠杀就屠杀,谁给他的权力?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就不能安安心心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边,而要到处流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第三个问题,中国土地这么大,我现在连一个安安心心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为什么?老师回答得很简单,一句话中国太弱了,太落后了,就要受人家的宰割,这是必然的规律。这时候我心里就开始想,我要科学救国。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27.jpg

后来,他进入了上海交大造船系。1958年,他被选中成为首批参与研制核潜艇的人员之一。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31.jpg

进入第一天我就下定决心这一生要竭尽全力,就算鞠躬尽瘁,也要把核潜艇搞出来。

62岁亲自带队 完成4小时下潜试验

4小时,240分钟,14400秒,无法预知成败与生死的一场“大战”,还需他身先士卒——家门可以不入,舰艇不能不登。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但哪怕没有条件,也得“排除万难”,绝不等待。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34.jpg

从1970年到1981年,中国陆续实现了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在南海作深潜试验,62岁的黄旭华亲自带队,下潜水下300米,完成了4个小时的下潜试验。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38.jpg

一个钟头到两个钟头到三个钟头到四个钟头。我比谁都紧张,但我不能表现出来,为什么?如果我的紧张流露出来,就会影响到大家,那大家情绪就很难控制了。

黄夫人:正因为有风险 你才更要下去

黄旭华以花甲之龄,直面惊涛骇浪,也牵动着夫人的心弦,但夫人从不动摇他的决心。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41.jpg

她很冷静地跟我讲了几句话,你如果不下去,这个队伍以后你就带不动了。如果没有风险,你下去干什么,又不要你操作,正因为有风险,你一定要为这100多个人的生命安全考虑。

深潜实验成功后她就哭了,为什么哭了?那么多天压在她心里面的这块石头,总算掉下来了。

三十年风雨路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44.jpg

三几年我就离开广东(老家在广东)去了桂林,直到1948年才回来,1956年阳历元旦我回去的时候,我母亲就讲,从前长时间战争影响到交通,导致你回不来家,现在父亲母亲年纪也老了,希望你常回家看看。我满口答应,我寻思我一定回来看看您。

母子俩都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30年。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已是95岁高龄,自己也已经是两鬓斑白。这是功勋赫赫、竭尽忠诚的三十年,也是背井离乡、情债累累的三十年。誓言无声,奉献了“大家”,亏欠了“小家”。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48.jpg

原子弹、氢弹还有核潜艇,世界上是列为最高最高的机密,我们中国也一样,不能暴露工作单位、工作任务,要隐姓埋名,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我理解上边的要求,隐姓埋名在里边好好干工作,这是国家的需要,作为一个党员,我寻思一定不辜负国家的希望,我就没回去。30年没回家。

对远在天边的父母兄妹,黄旭华亏欠良多;对近在眼前的夫人孩子,他也无暇照料。对这个把自己献给国家的人,他的亲人选择以爱包容。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52.jpg

我非常感谢我夫人,她一个人带着小孩、全家的东西搬到北京,不容易。一调到北京,她看到我头发那么长,问我为什么不去理发,我说我哪里有时间啊!她听后,就去买了理发工具,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现在,我55年没有进过理发店。

我小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来,她就说,爸爸你回家来出差了。她说我回到家里来出差了。

我欠我的父亲母亲,欠我的兄弟姐妹,欠我的夫人,欠我的小孩,我的情债欠得太多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我很感谢他们。

最大心愿:国家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55.jpg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黄旭华院士的日程依旧排得很满,他经常到校园、到科研院所做讲座,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的国家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微信图片_20171009114859.jpg

国家最近几年发展特别快,我现在很关心新参加工作的技术人员,我希望他们能够安下心来,要把自己的理想跟国家命运结合在一道。


来源:央视新闻


为大国栋梁点赞!


楼主热帖
[热点资讯] “杀人后多年未婚,担心说梦话露馅”,南京1
[城事报料] 惊魂!小车“四脚朝天”
[城事报料] 悬赏公告
[城事报料] 停水预通知
[城事报料] 海丰警方连收三面锦旗...
[热点资讯] 幼儿园为羊驼办婚礼,赔钱让孩子吃席为啥还不

发表于 2017-10-9 12: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与彭湃烈士的儿子彭仕禄叔叔同学,同事,殚精竭虑为国之大器,功名标题国史,点赞!
t015cde6022ce43d208.jpg
t016c919a1ca68411e5.jpg
t0187edf68afb67777d.jpg
t019ab881b32a0a20db.jpg
汕尾市民  发表于 2017-10-9 17:21:06
新浪官方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