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汕尾风情》主编:蔡惠进先生 蔡惠进,海丰县鹿境乡人,1950年出生,一生行医,2001年定居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資格證書、廣州中醫藥大學文憑。
荣任:世界中醫藥學會永遠會员、香港保健海流協進會榮譽會長、香港廣東汕尾市同鄉總會中醫協會副理事長、香港海陸豐蔡氏家族會秘書長、香港汕尾市總商會副秘書長、 香港陸豐同鄉會名譽會長、香港傳統功夫國際邀請金獎大賽榮譽顧問、廣東省汕尾市武術協會名譽顧問、 香港萬御堂中医治疗中心中医师、香港罗山派国术总会名誉顾问、海丰县武术协会理事顾问。
主編出版:《粵東汕尾風情》、《海陸奇葩》、《新編常用中草藥要覽》、《海陸豐民間武術》、《武苑春晖》、《海陸豐民間動物舞》、《鹿境風情錄》、《鹿境蔡氏乡史族谱》。荣获中國國家圖書館榮譽證書。
蔡惠进先生接受汕尾电视台采访:
为弘扬汕尾市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发挥社会正能量。几十年来我搜集了海陆丰地区民情风俗资料,编写《粤东汕尾风情》 , 由香港汕尾市总商会组织编印,香港风采出版社出版,2016年6月2日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汕尾市总商会成立大会发行。
这本书只要内容有 一、介绍历史沿革,汕尾市海陆丰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息,春秋战国为百越之地。东晋咸和六年海丰县取“南海物丰”之意置县,海丰设县1600多年历史,現在的陆丰、陆河 、惠来都属海丰县,1987年海丰县汕尾镇设地级市后,汕尾市现在管辖海丰县、陆丰县、陆河县、市城区四个县区。
二、 人文风采,介绍了陈炯明、彭湃、马思聪等18位名贤,
三、名胜古迹:介绍汕尾市旅游景点,有汕尾八景、海丰古八景、陆丰古八景、陆河八景。
四、文 娱:介绍戏曲、民歌、 舞蹈、 曲艺、民间动物舞(狮艺)。戏曲有白字戏、正字戏、西奏戏、皮影戏等。 其中白字戏是宋朝从福建流入粤东海陆丰地区,与当地方言、民间艺术结合,遂逐渐形成了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海陆丰白字戏,演出讲海陆丰话,有自己独特的腔调,多演反映宋明清传奇、家庭社会等文戏。 正字戏是明朝军队文艺艺术传来的,以民间艺术结合形成了正字戏,正字戏演出以“官腔”(正音)唱念,多演重大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历史的武戏。 西奏戏是明末流入粤东,与民间艺术结合而成,扎根海陆丰。演出以文武戏结合,唱念沿袭中州音韵(官话),主要声腔有本地独特正线曲、粤剧西皮曲、二黄曲,还有汉调和昆曲等。海陆丰三种希有剧种,在国内外称“天下第一团”。
五、民间动物舞(狮艺)有滚地金龙、盖仔狮、五福狮、麒麟、狮猊、象舞、八兽舞、龙舞等。,其中滚地金龙和麒麟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青塘滚地金龙访问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进行表演时,深受外国观众高度赞扬。
六、海陆丰民间武术:中国拳术有分为外家拳和内家拳、外拳家以佛教南北少林拳为代表,主要以攻击为主,内家以道教武当拳为代表,主要以防守为主。汕尾市海陆丰间武术,发展至今约有50多种拳术,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拳术传承了峨嵋教、佛教、道教的技法,和四面八方的武术文化,经过千百年来的继承融合和创新,而形成地方特色的民间南拳武术流传下来。其中陆丰青塘拳是明朝洪武年间军队传来的,有600多年历史,海丰罗山拳是清朝乾隆年间罗山庄厝乡郭转宗师从南少林传来的,约有300年历史,青塘拳和罗山拳是粤东地区著名拳种之一。 以前海陆丰有八大武术名师,其中名师万维新和刘亚梅曾教过彭湃学万仙拳和吞吐拳,并曾一起干过革命,成立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
此书还介绍了汕尾地区物产和民间风俗等等。
我希望通过《粤东汕尾风情》的出版发行,能起着抛砖引玉作用,大家共研究传统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作点贡献。
《粤东汕尾风情》只有百多页,但能折射出海陆丰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面貌,积淀了丰厚的民俗文化。书中所述的一些民俗活动形式也包含着一定的多彩文化,亦可将一些传统技艺及知识奉献给社会,传给后人;此书虽仅是海陆丰的人文景观、文化内涵的缩影,但相信可以让更多的海外游子对家乡有更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蔡惠进,中秋于香港
蔡惠进同汕尾市杨绪松市长合照:
蔡惠进同海丰县县长郑俊雄合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