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8-1-3 10:21 编辑
地方语言要不要承传
——地方学校教育的探讨 陈治赠 2018年1月3日
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普通话作为全国通用语言,其普及的程度前所未有。曾经嘲笑老一辈海陆丰人讲“咸水普通话”,现在是新一代海陆丰人、特别是在读学生,不少是在讲“咸水学老话” 。这也难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从识字到读课文,都是用普通话。地方语言就变得陌生。未出家门乡音改。
前几天,读五年级的孙女问我:这几日食排场(海丰活),哪家最热闹(普通话)?简单的问话,竟然南腔北调!“地家老热”这句地方用语,要用普通话表述。顺便测试,她用普通话流利背诵的课文,用海丰话朗读,却是断断续续,有八成字句要用普通话才能读下去。
不知其他家庭的孩子,是否有这种现象?
且不论这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应思考的是地方语言的承传问题。学校教育尤其是语文课,是否应该重视地方语言,值得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