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我们的栖息之所。每个人都有家,家是人最基本的生活单位。
我们住的地方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无论是购买的还是继承的又或者是租借的,都是我们的家。我们对待这个家的态度就决定了我们的家在社会上的地位,因为无论家是富裕的还是贫穷的,只要我们好好的经营这个家,把心思和能力对这个家付出,这个家才能繁荣起来。
我们最怕的是经营这个家的人,主事之人或者在主事之人的领导下的家庭成员没有把家当成自己的家,一副无所谓的心态,反正不是属于自己的,能从家里掏出的尽量掏,从不用点心在家庭的建设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生活上。遇到这样的家庭成员,家也就不成家了。
曾经有一个家是贫穷的,但是有很多亲戚朋友愿意帮忙建设这个家,这个家又处于闹市周边,可谓是生活、经商都是十分有前途的了,其他家庭羡慕嫉妒恨,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捶胸顿足的懊恼自己没有生在这样的家。可是,自从这个家建成几十年,房子还是那所房子,房间还是那几个房间,没有什么进步更谈不上什么作为,一切依旧破烂。为什么?为什么这么好的家环境和各方支援家庭建设的热情爆满以及生活、经商都顶呱呱的闹市周围环境就硬邦邦的发展不起来呢?
说到底还是家庭成员没有把这个家当自己的家,尤其是主事的那几个家庭成员。他们把这个家当成了自己外出生活稳定之前的避难所或者跳板;他们把这个家看成银行大厅里和银行外墙上的提款机;他们把这个家看成是自己敛财的工具和场所……所以,能捞的就捞,不能捞的就扒,反正是“繁繁繁繁上广州”的,管这个家是死还是活呢,反正在“上广州”之前别出大问题就好了。是吧?
没有把这个家当家的时候,自然不会费心于这个家的建设。因为一心“借宿”,自然不会认为这是我的房子,也就不会思考墙壁上该挂点啥?地板要铺什么?要不要装空调,床和梳妆台以及衣柜要怎么归置等等,甚至一颗钉子也会胡乱钉,家里卫生都懒得搞。没有把自己住的地方当家的结果就是这个家停滞着、倒退着,令人无限失望着。
不是片瓦遮身就可以过得安稳,因为只考虑自己而忽略别人从来就不是真正的家庭观念。当一个人没有把自己所在的地方与自己住的地方当家的时候,这个家就废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