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19-10-27 12:16 编辑
一个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也要有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技巧,还要有健康的身体。可以说,这些东西是一个教师的硬件。教师还要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师德。这是一个教师的软实力。尤其在今天,党和国家要求“践行核心价值观,做人民满意教师”,对教师的师德要求更高。
教师,一个光荣而神圣的称呼。千百年来,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化的重任。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道,是教师之根本。一位教师,必须自己在人格上,俯不愧于人间,仰无愧于天。也就是像袁从焕所说的“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给子孙!”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个人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到受他教育的学生。这种影响潜移默化不为人察觉,但力量却是巨大。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告诉我们:“任何章程和任何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的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教师的职务是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如此可见,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汕尾,无论是老教师也好,也无论是青年教师也好,一定要有师德。教师师德是一种悄无声息的力量。它在无时无刻提醒我们每一位老师:我们是教师,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学生的灵魂,影响着学生行为习惯的铸就。教师只有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去推动教育的良好发展,去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才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需要熏陶的,要做到如杜甫所说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要求。
作为教师,在当前和今后,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忘记使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要求,按照“四有”教师标准,鞭策和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不断努力,让自己的人格魅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去哺育一届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