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清风701 于 2019-12-25 15:43 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并明确要求我们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这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在政德涵养上提出的基本要求。习总书记还提出:“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显然,一名党员干部的德行和品格犹如大厦的根基,是最关键.最基础之所在。基础不牢,就会地动山摇,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政德都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立官之本,执政之基。修好政德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坚守清正廉明品行,更好发挥才干的重要基础。德为从政之魂,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自古以来,政德隆,民德昌;政德毁,民德降。新时代,党员干部更需涵养政德,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修身正己,主动涵养政德,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赢得民心,换来“众心揽月”般的向心力凝聚力。 明大德需不忘初心有信念。要明确政德的政治理想、政治意识、政治规矩,自觉接受政德的内在约束。新时代的党员干部需要新担当、新作为,更需旗帜鲜明讲政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近百年来,我们党的奋斗史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这种政治胸怀永不过时,历久弥新。今天,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将从政最基本的道德丢失了,以致于理想信念脱轨,为民意识滑坡,在利益诱惑大是大非面前沦陷失守,陷入了不明大德的窘境。只有自觉培育从政道德,把组织的需求和外在的约束转化为内在的意志和理念,构筑坚不可摧的防腐墙,才会在从政的道路上走得正,行得远,才能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守公德,需正己修身拒腐蚀。领导干部,只有常怀律己之心,恪守职业道德,坚守社会公德,才能将他律变自律,将纪律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从正己修身做起,知敬畏,守纪律,讲规矩,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管住对权力的贪欲,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才能炼就“金刚不坏其身”,始终做到拒腐蚀永不沾。春秋时期的子罕,面对献上来的宝玉,坚决不收,“你把玉当做宝,我把不贪当做宝,如果我收了玉,咱两都失去了宝”,于是有了子罕弗受玉的美传;三国时期东吴的陆绩任期届满,两手空空返乡,为防止风大浪急行船不稳,不得不以重石压舱,留下廉石的美名。这些廉政留下的美谈,犹如一股股清流注入人们的心田,也为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提供了借鉴。 严私德,需以慎独、慎微、慎初、慎欲的操守严私德,私德即个人品德,从近年来查处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来看,一些领导干部严重违反生活纪律,生活奢侈、作风糜烂、贪图享乐、挥霍浪费、家风败坏,对配偶子女放任纵容,这些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领导干部放松了对私德的要求,失去了政德底线。私德非小事,严私德,才能防微杜渐,修好政德。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个人品德修养,以慎独、慎微、慎初、慎欲的操守严私德。在思想上筑起第一道防线,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严于律己,坚守底线,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在利益诱惑面前不失守,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慎独修炼自我,以慎微常鸣警钟,以慎初反躬自省,以慎欲拒腐防变,谨防溃堤之蚁穴,不开贪欲之先河,坚持防患于未然,在严私德中提高党性修养,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严于修身,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始终不放松、不越轨、不逾矩,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切实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造福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