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3-22 16:46 编辑
相信汕尾每一个中学生,都会背诵《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特别是最后两句话,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也相信汕尾不少学生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里面那段关于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因此,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顾已逝的年华时,不因虚度时光而悔恨,也不因一事无成而羞愧;这样,在他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就可以坦然地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世间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我们不少人也是耳熟能详的。诗歌也好,小说也罢,都在引导我们读者要少壮及时努力,不要虚度光阴,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无疑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但是,汕尾不少学生,经过几十天的网课渐入常态后,对老师的约束,家长的提醒已失去新鲜和压力,不少作业答案开始在网上搬运;不少手机屏幕的对面开始暗度陈仓;不少人的笔记本开始冷落,游戏等级却开始上升;灾难的警报还未解除,有些年轻的心却已开始麻木。何其让人心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计大局。我想作为老师,也是一样。所以有句话或许说出来不合适,但我还是想说,出于责任也出于忧虑。我们把那些借国家灾祸而谋取私利,趁火打劫的人叫“发国难财”;那么那些因国家灾祸而借机偷懒,不思进取的人又该叫作什么?
这个时候,不好好上课,不是“无心”就是“无力”。“无心”是无报国安民之心,“无力”是无自律自强之力。每一种都是病,今在肌肤,明在腠理,终在骨髓。你的“无心”,时代会让你好看;你的“无力”,社会会让你好看。
无论如何,这个时候,不是最无助的时候。上有网课,下有作业,前有同学,后有签到,左有钉钉,右有qq,课程按部就班,考试范围明确。不过是将黑板换成了屏幕,将到班换成了打卡,将交作业换成了传照片。确有模式和方式的不适,但需要的“惜时、乐学、专一”的求学精神难道也发生了变化?
网速慢,影响网课却不影响网络游戏?废眼睛,PPT的伤害能大过鬼畜视频?你可以放下课本立马拿起手机,找到微博里饭圈骂战的蛛丝马迹;却不愿放下手机拿起课本,看一看课上老师反复强调过的例题。
不错,兴趣使你难以如此。但,事实是你已经快要正式开学一个月了。却反复的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依然是一个漫漫无期的超长寒假。说句扎心点的话:当你需要理由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成为理由;当你不得不迎难而上的时候,不得不战胜困难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借口。几节网课就让你如此懈怠,之后孤军奋战的考研究生;高手云集的考公务员,乃至之后唯赖自己的成人长材,你又该如何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