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只能学一门学科,那唯一的选择就是历史学。
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牛人、大咖、佼佼者,都爱读历史,特别是世界史。为什么现在很多精英家庭,让孩子从小接触历史?歌德说: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激起的热情。伴随着人生阅历越来越丰富,自己成为了父亲之后,我开始逐渐发现读历史的非凡意义。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毛主席说“以史为鉴可免重蹈覆辙”,当然这些伟大的历史人物都离我们太遥远,常人又如何能够望其项背。
多读历史有三点是一定的:一、 道理是抽象的,历史是具体的。从具体的故事中体会悲欢离合,兴衰成败,有助于更简单明了,立体深刻的外观世界,内观自己。二、 泱泱历史长河里,还能被记到今天的人、或事,必定是有其正或反的代表性,能够帮我们辩混沌,明是非。三、 中华历史悠久绵长,世界历史纷繁多样。多读历史,使人知识面丰富,底蕴深厚,影响气质,引导三观。对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
建议汕尾家长,从二年级开始,就让我们的孩子读历史。听历史、读历史,不仅能短期内提高孩子的语文基本功,培养热爱学习的内驱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优于同龄人的硬核软实力。
读世界史,可以让孩子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让孩子拥有一种能力——站在山顶看世界的全局观。也让孩子拥有牛顿成功的必要条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孩子每天只是低着头忙着吃喝玩乐、学习、做作业,不能跳出当下的生活,去看看历史,孩子看问题的角度,就会非常的片面。现在很多精英家庭,从五六岁开始,就逼着让孩子听世界史。更重要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全球化势不可挡,整个世界越来越像一个地球村。未来,拥有世界观的孩子,更能脱颖而出。
读历史让孩子更加明辨是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审视孩子成长中交往的朋友。当然,这非常重要。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他最重要的影响第一来自于父母,第二来自于老师和学校教育,第三来自于身边的同学朋友。
然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主见之后,家长过多干涉交友的类型与范畴,孩子是很难接受的,如果方法再过于直接和强硬,往往更加会造成矛盾,甚至对青春期的孩子形成反作用,将孩子推向了你的反方向。而这时,孩子自己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就非常的重要,会让他擦亮眼睛,有一颗明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