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未富先老,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是对我们现代化的重大考验。村庄是一个地域,同时又是一个办法,还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主要战略。
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农村人财物流向城市,之前的家庭养老难以为继。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机构养老不仅存在收费昂贵农村老年人养不起的问题,而且因为机构养老割断了农村老年人与村庄熟人社会经济、社会、心理、精神各方面的联系,而会极大降低养老质量。
因此之故,未来农村养老的出路只能建立在基于家庭养老基础上的互助养老,互助养老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其健康运行需要通过具体技术设计来保持。
志愿服务、低偿服务和时间银行是三种可能的互助养老技术,这三种互助养老技术的持续有效运行,需要有可以为其提供润滑的社会资本。仅仅从技术层面讨论互助养老、互助养老就很难持续。
只有将互助养老置于村庄和村庄社会之中,通过村庄环境建设与村庄社会建设,才能建设一个良性可持续高质量的互助养老。
互助养老是农村养老的出路,通过互助养老充分调动农村低龄老年人资源为高龄老年人服务,低龄老年人通过服务获得了受尊重、友好情感、有用感甚至一定的经济回报,以及未来预期,高龄老年人一直可以保持与村庄和老年人群体的血肉联系。
村庄清新空气,与土地结合,与自然亲密接触,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舒缓的生活节奏和宁静的乡村夜晚,都特别适合老年人生活。在村庄熟人社会中这种互助养老就不只是无奈的选择,而是最优的养老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为村庄互助养老提供了良好基础设施条件,也可以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
村庄建设使互助养老技术得到润滑,以村庄熟人社会为基础和家庭养老为基础的互助养老为中国提供了低成本高质量的养老模式,为我们应对老龄化提供了战略性选择,甚至为未来养老提供了重要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