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6727|回复: 0

[论汕尾] 染黑的头发,不该是“为老不尊”的标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街头巷尾的银发中渐多了些墨色,当耄耋老人鬓角的霜白被染成乌黑,有人却将这份对体面的追求,贴上“为老不尊”“社会有假”的标签——这般评判,显然是误读了老人染发给自己的意义,也轻慢了岁月里本应有的温度。
染发.png
老人染发,从来不是什么“造假”,而是对生活尊严的朴素坚守。岁月会在头发上刻下痕迹,可对美的感知、对体面的在意,从不会因年龄增长而褪色。公园里晨练的老奶奶,染黑头发是想和老姐妹们跳广场舞时更显精神;菜市场买菜的老爷爷,把白发染黑是觉得这样出门与人打交道更显利落。他们要的从不是欺骗谁,只是不想让自己看起来“老态龙钟”,不想在日常琐碎里丢掉对生活的热忱。这种对自身形象的在意,和年轻人化妆、穿搭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对“好好生活”最直接的表达,何来“为老不尊”之说?


再说“稀疏的黑发”,那哪里是“假”,分明是岁月与热爱碰撞出的真实。头发稀疏是自然规律,染黑是主观选择,二者叠加的模样,恰恰是老人接纳岁月、却不向岁月妥协的样子。我曾见过楼下的张爷爷,头发已有些稀疏,却总定期染成黑色,他说:“头发少是没办法,但黑一点,孙子放学看到我,就不会说‘爷爷的头发又白了好多’。”那稀疏的黑发里,藏着的是想多留住一点“能陪伴晚辈”的朝气,是不想让家人因自己的衰老而牵挂。这样的“不完美”,比一头浓密的假发更显真诚,比放任白发肆意生长更见生活态度,怎么就成了被诟病的“假”?


将老人染发归为“社会有假”,更是混淆了“表象修饰”与“本质虚伪”的边界。这个社会真正的“假”,是欺瞒、是敷衍、是违背良知的算计,而老人染黑头发,不过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与岁月对话。我们能理解年轻人用滤镜修饰照片,能接受职场人用妆容提升状态,为何到了老人身上,对头发颜色的调整就成了“不尊”?本质上,是有些人心底藏着对衰老的刻板印象——觉得老人就该“慈眉善目、满头银发”,就该“服老”,一旦老人跳出这个预设,就被视为“不合时宜”。


其实,老人的头发该是什么颜色,从来没有标准答案。银发有岁月沉淀的从容,黑发有热爱生活的鲜活,每一种模样都值得尊重。比起纠结头发的颜色是真还是假,不如多看看那些染着黑发的老人,他们或许正带着这份精神劲儿,继续参与着家庭的琐碎、社区的热闹,继续在岁月里发光发热。毕竟,真正的“尊”,从不是要求老人活成某种固定的样子,而是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意,把日子过得体面、过得舒心——哪怕,只是染一头乌黑的头发。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染黑的头发,不该是“为老不尊”的标签
[三唯论点] 汕尾家长要多带孩子去博物馆
[三唯论点] 中山七院临床医学人文中心程瑜教授应邀在中华
[三唯论点] 让教育重归人本,以文字传递真声
[三唯论点] 变味的教师节
[三唯论点] 汕尾婚恋青年,婚前不同居:守住底线,方得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