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2299|回复: 0

[论汕尾] 放手吧,自己会活得很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21:2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来说猴子,但汕尾的山林里从无野猴踪迹。偶有被保护的灵长类动物出没时,那也是在人类的敬畏与距离感中自在生长的。可在遥远的未知之地,那些未被法律庇佑的野猴,却正被一种充满隐喻的陷阱捕获。人们在枯树或石缝间凿出仅容猴爪伸入的孔洞,内置坚果或野果,便静待猴哥上钩。当猴子的爪子攥紧食物,便再也无法从狭窄的洞口抽出,只能在惊慌失措中沦为人类的囊中之物。


这看似简单的捕猎技巧,实则是对人性弱点的精准复刻。猴子并非没有挣脱的可能,只要松开紧握食物的爪子,便能立刻获得自由。可它偏要在贪婪和不舍的驱使下,将那点微不足道的诱惑当成生命的全部,最终让短暂的口腹之欲,酿成了永恒的死亡悲剧。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里,“放手”从来都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必要的自我救赎。


我们身边的困局,往往比猴子的陷阱更隐蔽,也更难挣脱。有些人或地方总在为虚名所累,为琐事纠缠,为不属于自己或与自己并不合群的东西拼尽全力。就像有地方或人执着于一段早已变质的关系,明知对方的心早已远去,就连历史书也写得很隐晦,却还要用“念旧情”“顾面子”以“兄弟”称呼他们来自我绑架;有人或地方沉迷于眼前的既得利益,哪怕知道这份利益背后藏着巨大的风险和伤害,也不愿及时止损。这些被我们紧握不放的“食物”,或许是他人的认可,或许是暂时的安逸,或许是虚无的光环,可一旦被其困住,便会像猴子一样,失去转身的余地。


在地域发展的维度里,“放手”同样是一种智慧。有些地方总想着将所有资源牢牢抓在手中,不愿与他人共享发展机遇,甚至将合作共赢的伙伴视为竞争对手。他们的贪婪,让他们臭名昭著,我们身边的人没有一个不咒骂他们的,这时候我们还像那只攥紧食物的猴子,以为守住的是情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把他们当成了眼前的“美味”,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却不知这种封闭与贪婪,早已堵死了长远发展的道路。真正有远见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画地为牢,而是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给彼此留出成长的空间。如果不盲目追求短期利益,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态度,恰恰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站稳了脚跟,更何况有些做尽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的地方,更要赶紧远离他们。


生活就像一个布满陷阱的森林,每个陷阱里都放着看似诱人的“食物”。有人因为放手及时,避开了危险,收获了更广阔的天地;有人因为执迷不悟,最终被贪婪反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猴子的悲剧在于,它永远不明白,那些让它不愿放手的食物,从来都不是生命的馈赠,而是催命的毒药。


人生在世,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与执念。或许是一份不合适的工作,或许是一段错误的感情,或许是一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像那只被困的猴子时,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学会放手。放手不是认输,而是对自己的成全;不是放弃追求,而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就像汕尾的海风,从不会执着于某一朵浪花,它在一次次的舒展与退让中,成就了这片海域的辽阔与深邃。人亦如此,只有懂得适时放手,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轻装上阵,抵达真正属于自己的远方。那些曾经让我们辗转反侧的执念,终会在放手的那一刻,化为过眼云烟,而我们,也会在一次次的放下与拿起中,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小买卖人的一天
[三唯论点] 放手吧,自己会活得很好
[三唯论点] 一场堵车引发的追问
[三唯论点] 街头“鬼秤”称的是诚信斤两与监管力度
[三唯论点] 地摊的“春天”,还是“纸面春风”?
[三唯论点] 北京路的霓虹与幻想的步行街的尘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