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1054|回复: 0

[华侨区] 全国华侨农场建功立业模范人物李长荣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侨区举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6 15: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侨区点滴 于 2014-3-27 15:47 编辑

    李长荣同志于2014年2月24日凌晨逝世,享年90岁。
    2月26日上午,国务院侨办表彰的全国华侨农场建功立业模范人物、第一批进驻侨场27名归侨之一、原陆丰华侨农场副场长、人称“农场开荒牛”的李长荣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侨区举行。侨区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欣,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林少文,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永添,区侨办主任林强华等出席告别仪式,并向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
    告别仪式于上午11时开始,前来送别的亲朋好友集体默哀3分钟。区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林少文代表区委、区管委致悼词。随后李长荣长子童定峰代表家属致答谢词,整个遗体告别仪式简洁而庄重。


        李长荣同志生平介绍:
    李长荣同志是1951年11月从马来西亚自愿回国的归侨,于1952年11月分配到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是陆丰华侨农场建场27名“开荒牛”之一。197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过生产队长、供销科长和农场副场长,现任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归国华侨联合会荣誉主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祖国急需大批建设人才,李长荣同志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定回国;1951年11月他怀着爱党爱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告别父母和兄弟姐妹,孤身一人登上轮船,从侨居地马来西亚回国,响应祖国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1952年11月,李长荣和建场的归侨们,在生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带领大家大开荒,搞建设,陆丰华侨农场当初就是靠这27个人,27把锄头,一锄头一锄头开垦出来的;建场之初到退休,李长荣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从不叫苦,从不叫累,从不提条件,处处为农场着想,廉洁公正,尽职尽守;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那时是农场财政最为紧张的关键年头,李长荣同志担任副场长,分管财政,他不畏艰苦,为侨场农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87年李长荣从农场副场长的岗位光荣退休,本可以安享晚年,与儿孙共享天伦之乐。但是,看到祖国改革开放和侨场新一轮热火朝天进行经济建设的场面,他放不下这块热土,为农场建言献策,特别是陆丰华侨农场撤场设区后,为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稳定出谋献策,起到了参谋助手的作用。有人问他:“你回国后悔吗”?他说:“我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我可爱的祖国,我热爱的侨场,我无怨无悔”。
    岁月如烟,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陆丰华侨农场今非昔比,道路四通八达,侨民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侨区面貌焕然一新。当初建场27位“开荒牛”先后离去,而今时今日最后一位“开荒牛”也离开了我们。李长荣同志的一生见证了陆丰华侨农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李长荣同志的一生,是坚持奋斗的一生,是勇于开拓的一生,是勤政爱民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斯人已逝,风范长存,他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的追求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李长荣同志永垂不朽!

(侨区“两委”办供稿)



该贴已经同步到 侨区点滴的微博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侨乡吹来“文明风” —— 小记侨区开展精神文
[汕尾资讯] 攻坚克难创佳绩——侨区教育“创均”工作侧记
[汕尾资讯] 前海全力帮扶 侨区倾力“引凤” 澳企考察侨区
[汕尾资讯] 侨区饶湖办积极推进帮扶项目建设
[汕尾资讯] 东莞潮汕商会到侨区开展“圆梦助学”回访工作
[汕尾资讯] 深圳宝鸿林实业有限公司到侨区考察投资环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