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丰县狠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有序推进整改后续工作,规范和建立一批规章制度,解决了一批热难点问题,上马了一批民心工程,并铺开了一系列整治工作作风专项行动,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汇聚了民心,凝聚了党心,架起了党群、政群连心桥,形成了助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解决好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提升城乡公务服务能力,海丰县委、县政府让全县37个单位489项审批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大厅,18个镇(场)统筹建成社会服务平台,为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引入社会化管理模式,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完善各镇垃圾收运机制,建成垃圾转运站18个,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此外,该县加大教育创强、民生保障、扶贫开发等实施力度。7月初已有3个镇教育创强通过省督导验收,目前还有6个镇基本完成了学校标准化硬件建设,正着手申报省级教育强镇。进一步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达3.038亿元,比增50.79%;医疗卫生支出达3.106亿元,比增487%,用于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助标准,扩大城乡医疗救助范围,加强对特殊困难人员的医疗救助等。依托深圳市龙岗区的帮扶,大力推进新一轮扶贫双到工作,目前全县已落实扶贫资金3250万元,扶贫产业化项目23个。
该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集中财力下大力气解决了一批涉及环境污染、饮水安全、社会稳定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公平水库水源地污染集中整治、“两违”整治、打击“双抢一盗”及毒品犯罪等专项行动,启动梅陇、可塘等3个中心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并加快平安海丰建设步伐,致力开展化解信访遗留问题专项行动,解决了一批信访积案,调处化解37宗群众矛盾纠纷事件。11月7日,该县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动员大会暨合同签约仪式举行。基本完成全县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并投入使用。扎实推进禁毒工作,截至11月,破获贩毒案件258宗,创建46个无毒村(居)委,捣毁制毒窝点3个,铲除社会毒瘤。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该县启动建设面积达15平方公里的海丰生态科技城,并在规划范围内划出6平方公里,建设海丰县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目前已投入生态科技城征地补偿资金1.5亿元,完成了首期核心区1.2平方公里的征地拆迁、清表工作,各项规划以及二期工业区征地等工作也在加紧推进中。10月14日举办了中国海丰首届珠宝文化节,引进了11个签约项目,投资总额40.1亿元,其中奠基动工项目8个,进一步打响了可塘珠宝、梅陇金银首饰两大特色产业品牌。
从建设农业强县的角度出发,该县突出抓好“五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前,广州三和计划投资17亿元,在平东镇建设农业“硅谷”;引进“农之最”在城东镇建设千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海亮”有机农业在平东镇建设2千多亩生态农业基地;“广州协兴”在附城镇投资1亿元建设万亩果菜基地,进行农村土地流转的探索。
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压缩“三公”经费1306.8万,同比减少47%。对全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办公用房进行全面清理和规范,共清理办公用房面积2617.65平方米,100%完善清理目标。同时建立了《海丰县镇领导干部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全县16个镇1395名镇干部参与驻点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联系对象为辖区内村(社区)的所有党员群众。开展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专项行动,2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转化工作已全部完成。
该县还开展了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整治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整治“吃空饷”,整治干部“走读”行为,整治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等专项行动,从严查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79人,进一步改善了干群关系,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威信,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曾国明 陈学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