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7374|回复: 1

[陆河] 梅花开时春已近——汕尾日报副刊陆河作者座谈会侧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8 12: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是梅花盛开时节。1月14日上午,汕尾日报副刊陆河作者座谈会在陆河县政府会议室举行。汕尾日报社社长王万然和陆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庄红琴以及陆河的二十多名副刊作者参加。
     报社副总编辑黄维明主持座谈会。他首先组织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接着,他回顾了2012年初夏各县(市、区)副刊作者座谈会召开以来的有关工作情况。他说,近年来副刊培养了一批新人、推出了一批新作。尤其是陆河成效比较大,几乎每期《文化周刊》都能看到陆河作者的文章,表现突出的作者有叶勤海、罗素丽、罗新焕、朱少镇、罗惠香等,可谓硕果累累。其中叶勤海的《橄落声声飘异香》获“‘陆港杯’农产品征文比赛”二等奖、《开往家乡的高铁》获“畅享高铁新生活”征文一等奖。他感谢大家对报社工作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围绕进一步办好汕尾日报副刊出谋献策。
     主任编辑、本报副刊部负责人黄俊杰介绍了办刊情况:副刊一直坚持突出地方特色,成为了解汕尾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重要窗口,并成为推出本土文学新人新作的平台。他还介绍了新一年的工作设想。他请大家在写好文艺稿的同时,不忘写好文化新闻,尤其欢迎用新闻笔法撰写文艺稿。
     来自陆河内洞小学的罗新焕作者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深入生活,多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他建议汕尾日报副刊多刊登些本地历史、文化、民俗方面的内容,不断提高品位,扩大读者群。他认为,老作者应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多鼓励新作者写稿投稿。正是在他的鼓励下,新作者叶爱琼发表了两篇作品,激发了写作兴趣。
     陆河作协主席彭大星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好作品要反映时代的风貌,要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太低俗”这个提法很好;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德艺双馨”,这是为人为文的根本。他说目前陆河作者“单打独斗”的居多,很少组织大家去深入生活、去采风。他以罗素丽为例,开玩笑地说罗素丽是“灶下鸡”(就是说活动范围非常小)。有一次彭大星带罗素丽等人去游了观天嶂,结果罗素丽就写出了一篇美文,在副刊发表了。他说,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尤其是散文,是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的。彭大星还说,自从2012年副刊作者座谈会以后,陆河出现了一批新人;以前有人抱怨陆河人口少、人才也少,事实证明这是一种偏见。只要善于引导、用心培养,文艺人才就会脱颖而出。希望宣传部门多关心陆河的作者们。
     来自陆河实验中学的彭涌波则建议陆河县政府拨出专门的经费,定期出版《陆河文艺》。他以自己多年办校刊的经验为例,证明一本刊物对培养文学新人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说,陆河发展旅游业,要依靠宣传,而汕尾日报副刊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来自陆河中学的谢海滨自言为《教育周刊》撰写新闻稿多一些,但每一期《文化周刊》他都有看,并尝试着写了一篇《陆河咸菜》,还在副刊发表了,这对他是一种鼓励。他说,今后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从小事做起,勤写稿多投稿,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来自陆河实验小学的叶勤海以前虽然也喜欢写作,但自娱自乐的成分比较大;自参加上次副刊作者座谈会后,她在汕尾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不少文章,还获得了一些奖项。当看到自己的一篇篇文章在报刊发表的时候,她有一种成就感,感到巨大的喜悦。她说,以前她看景点经常是走马观花,现在为了写成文章,便会留心观察,往往惊讶地发现身边居然有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她恍悟到“家乡有被我遗忘的美丽。”她以自己写《隐藏于山林的古老传奇——探寻陆河旱硿地下河》为例谈了创作体会:旱硿地下河原本是她故乡的风物,但多年来被她所忽略。当她重寻故地时,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走了五条不同的路,越过荆棘和丛林,终于弄清了旱硿地下河的来龙去脉。丰富的第一手材料让她很快就把文章写出来发表了。叶勤海说她有幸参加了本报两次征文并都获了奖,这些征文结集成册,也让她有机会学习到其他作者的优秀作品。她特别称赞了副刊和梅陇锦溪城房地产公司合办的“文化沙龙”栏目。她说,这个“沙龙”让作者们把自己的作品摆出来,让大家评说;那些评说既有肯定、也有批评,对写作者有很大的帮助。她最后提到他们小学有2000多学生,在这次“‘仁荣杯’中小学生作文比赛”中,该校有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各1个,这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叶勤海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尤其是精品之所以为‘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也是她今后努力的方向。
     来自陆河县委组织部的朱少镇感谢本报给了他一个发挥才干的平台。他说陆河的干群都喜欢看本报的副刊,因为副刊的特色鲜明。他建议增设“讲古台”、“大榕树下”之类的栏目。他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文艺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也给我们办刊指明了方向,即:办副刊要走群众路线。
     来自河田城北小学的罗素丽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给了她很大的启发。今后,她要多宣传家乡的正能量,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她说她原本是家庭主妇式的女性,虽然自娱自乐也写了些东西,但没投过稿。后来,她尝试着向本报副刊投稿,结果发表了出来,从此激起了她创作的欲望。三年来她发表了许多作品,现在已结集成书,正在印刷中,她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了和汕尾日报的因缘。她说作为陆河的作者,有义务把陆河的故事讲好,把家乡的美宣传出去。
     来自陆河外国语学校的罗惠香激动地说,副刊给了她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让她的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很有意义!
     罗洪灶、廖永肖、彭成专、朱少威、罗彩丹、黄春木、徐志南、彭玮玮等作者也先后作了发言。
     王万然看到与会者大多数是教师,开玩笑地说:“要打破教师垄断陆河文坛的局面。”他希望其他行业,比如说普通农民、工人、个体户也能涌现创作人才!王万然说,陆河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不少人考取了进士、举人、秀才。他认为,文学是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王万然说,汪伦是一位县令,由于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而名留千古,我们好的文学作品就是免费的广告。上周在城区召开的市直城区红海湾开发区汕尾日报副刊作者座谈会上,报社和城区委宣传部决定联合搞四场“文化之旅”。陆河也可以搞这样的“文化之旅”。他建议陆河县委宣传部先对本县的旅游资源做一个调查,然后通过组织本市乃至外市的作者到陆河采风,开展“文化之旅”,将来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对陆河的免费广告。如果有一些篇章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发表,那影响会很大!就算在《南方日报》发表,效果也不错。再经微信等平台的传播,那影响就更大了。如果作者是位名家,将来他将作品收入自己的集中,以后他的研究者就会发现:噢!这位名家来过陆河,还留下了文章。最后,王万然说,在2012召开的副刊作者座谈会上,大家提了不少中肯的意见,报社做了梳理以后,搞了QQ群,加强了编辑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对这次座谈会大家的合理建议和意见,报社也会认真梳理吸纳,进一步提高副刊质量水平
     庄红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意义非常深远,是今后指导我们做好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要学习好、宣传好,在实践中贯彻好。她赞同罗素丽的说法,就是要把陆河的故事讲好,把家乡的美宣传出去,每个陆河人都有这个责任。庄红琴很赞同王万然提出的开展“文化之旅”采风活动的设想,承诺陆河县委宣传部将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为采风活动做准备。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眨眼就过去了,作者们谈兴犹浓。最后,主持人黄维明充满激情地说:“我们来到陆河开座谈会,正是梅花盛开的时候。梅花报春,预示着一年中充满希望的季节——春天即将到来。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的发表,更是宣示着我们的文艺创作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相信,陆河的文艺创作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春风的吹拂下,一定能够百花齐放、百花争艳,一定能够春色满园、春光无限!”(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汕尾资讯]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民生实事推进、
[汕尾资讯]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汕尾资讯] 汕尾渔港实现“一港一章”全覆盖 规范渔港管
[汕尾资讯] 【市供销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汕尾资讯] 城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会

发表于 2015-1-18 23: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