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近一个月的调查摸底和准备,海丰城乡“卫生革命”动员大会于8月11日举行。此次“卫生革命”旨在向“脏乱差”宣战,把“美丽海丰”这句口号变成现实。 该县决定,自本月15日起在县城地区施行包括每日两次摇铃收集垃圾、严禁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多项“卫生新政”,每个自然村配保洁员1至3名等农村环境治理策略同步推进。并初步制定了督查、问责及曝光机制,以确保“卫生革命”见成效。 县城:500环卫工到位,176部摇铃车定时收集垃圾 由于县城一些居民卫生意识淡薄,一些小区、农贸市场、建筑现场等地方管理不够规范,导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放,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大街小巷垃圾随处可见。为此,该县要求,有关部门必须将其列为重点整治部位。同时,对于重点单位和重点场所,要大力整顿,特别要加强饭店、学校、医院、工厂环境卫生的管理。 该县还提出要结合创建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双创”活动,重点抓好县城主要路道、居民社区和大街小巷的综合整治,清理路面垃圾废弃物、积水、污物,整顿临街商铺占道经营、乱挂商品、乱停放、乱搭建、乱挂广告牌等现象,着力清理影响环境卫生的不文明现象和卫生死角,保证市容和社区整洁有序。 其具体实施草案为:500位环卫工人到位,176部摇铃车每日两次定时摇铃收集垃圾,县城沿路撤除垃圾桶,人群密集区增设固定垃圾收纳袋,落实沿街单位、商铺、住户“门前三包”责任制,全面清理“牛皮癣”,与居民签订“环境卫生文明公约”,严禁乱扔垃圾及督查评比问责等14项。 农村:各镇建“一站二场”,每个自然村配1至3名保洁员 就农村环境卫生问题,该县提出,要以提升基本功能、改善镇容村貌、方便群众生活为重点,全面开展卫生清理工作,清除各类积存垃圾,有效疏通沟渠,消除白色污染,整治集贸市场,对房前屋后的粪土堆、垃圾堆、柴草堆、草堆、杂物堆进行彻底清理,搞好农户居民室内和庭院环境卫生。 草案提出,各镇场均要建设“一站二场”(垃圾中转站、生活垃圾临时处理场和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配置垃圾压缩转运车辆;各村要建设垃圾池、配套垃圾桶;每个自然村配置保洁员1至3名等。 保障:建立督查、问责及曝光机制 为避免“卫生革命”变为“突击运动”,该县重点敲定了督查、问责及曝光机制,建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检查制度,并且把行政监督、群众监督与媒体监督结合起来,采取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等方式,定期对辖区内城乡整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工作的进展和绩效情况;由人大、政协牵头有关部门组成专门巡视督查组,定时或不定时开展巡查工作,重点督查县城三镇及其村(社区)干部环卫管理责任落实情况,并组织县城三镇社区卫生管理进行评比,评为前三名的予以适当资金奖励,授予“卫生文明社区”流动牌子,评为后三名的予以通报曝光、直至问责,并挂上“脏、乱、差街区”流动牌子;发挥媒体记者作用,对实行“门前三包”的机关单位、酒楼、商铺、摊档卫生不整洁的进行曝光,并设立投诉电话,动员、接受广大市民对县城卫生保洁的监督;县委、县政府启用问责机制,把环境卫生整治的成效,纳入县对各地和有关部门领导干部的考评内容,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不作为、无成效的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格问责。(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余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