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2873|回复: 0

[陆河] 成果显现求长效 ——陆河县推进基层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系列报道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14 10:4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河在积极推进基层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中,做到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上下联动、部门配合,为提升基层治理探索了一条新路,为方便群众办事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有效地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该县各地统一了公共服务平台。各镇按“规范运作”将财政、卫计、民政、人社、国土、水务、司法、农业、住建、残联、林业等部门的服务职能以及农村“三资”交易统一纳入公共服务中心,其他职能部门服务职能也结合新一轮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按计划进驻中心办公,服务中心设主任1名、由镇委副书记兼任,副主任1名、由社会事务办主任兼任。村级公共服务站按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经费、有基本办公设备(即电脑、电话、传真机、复印机等)“五个有”配备,各站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村(社区)基础信息采集管理,做好群众代理代办政务事项、民事纠纷调解等工作,村(社区)支部书记或村(居)委会主任兼任服务站站长。有条件的村(社区)还试行以“选+聘”制度,选聘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退休干部等到公共服务站工作,实施“一站式”便民惠民服务。

该县建立了“4+1”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在现有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4个村级自治组织体系基础上,在村民小组一级增设村民小组议事会,议事会由5至7人组成,即200户以下的村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由5人组成,200户以上的村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由7人组成,隶属于村民委员会,并履行村委会通过的决议,其职责职权由本组村民会议授权,参与商定本村民小组重大事项、集体经济利益分配、债权债务、土地林地征用及流转、建设用地使用等权益,以及商议涉及本组村民利益和村级发展等事项,做到村务事事有人理、有人议、有人跟管,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村民小组的主体作用。目前,全县先行点村(社区) “4+1”基层治理运行机制全面形成。在此基础上,该县根据实际情况,又推出“3+X”管理模式,即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平台,增设一个服务型网络管理平台,即使基层组织形成了机构设置合理,规章制度完备,运行流程规范,保障措施有力,村级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这是新时期治理乡村的一个有效办法。

构建了村(社区)“网格化”综合管理模式。村(社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若干个单元网格,由村干部或聘请大学生村官和退休干部作为网格员,分成片区,对每一户人员实行网格化服务管理,将村务信息(包括每户成员的相关信息)收集、处理、跟踪、商议、反馈以及农村家庭信息、人员结构、服务项目等统一录入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服务管理网格体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实行了层级动态管理新模式,有效地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促进了基层治理网格化服务向纵深方向发展。

该县完善了基层保障机制。对基层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加大投入,目前,各级服务平台建设已投入资金250多万元。接下来,该县还要拿出200至400万元继续完善服务平台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另外,村(居)民服务站统一安排在村(社区)行政办公楼,每周服务站工作人员与各镇驻点团队、辅助团队成员一起办公,每天安排镇、村干部在服务站值班,确保服务站运作常态化、制度化。

但是,记者在深入调查中发现,目前该县基层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使村级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面临新挑战。主要存在问题有:一是基层干部知识结构老化。许多农村干部素质、能力等还未能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有镇干部向记者反映,村公共服务站已按照“五个有”要求配备,很多资料需要使用电脑,又建立了镇村干部Q群、微博、微信群和启用OA系统等,可以直接收阅或下载资料,可有些村干部连电脑都不会用,更别说用电脑办公。二是偏远贫困山村管理有难度。偏远贫困村庄人口流出大,有的村甚至出现“空壳村”,流动后村民在异地居住比较分散,给基层管理增加难度。三是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素质偏低。虽然成员由有选举权的村民推荐产生或由本村的村民以及户为代表推选产生,但是,为了防止议事会出现 “宗族会”、“祠堂理事会”、“房姓会”、“老板会”等“社会微组织”现象,还须有法规保障和规范。四是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需要资金,投入后还要保持运转,由于经费紧缺,影响到基层治理的正常运转,建议设立基层治理机制运行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工作,确保基层治理机制稳步推进。五是基层干部思想观念与新常态、新任务、新要求不适应。个别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管理能力比较薄弱,极少数干部囿于自身利益本位看问题办事情,执行政策走样,对治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缺乏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勇气。群众对管理机制的坚持有疑虑。这也是基层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基层公共平台建立后,很大程度上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同时民众的合理意愿和合法诉求也得到尊重,基层民众对开展基层治理机制工作予以称赞,但是,也有一些基层群众担心会是一阵风,建议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加以完善,让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坚持下去。

20150814091940934093.jpg

基层治理机制改革试点工作使陆河乡村建设更加绚丽多彩

(来源 汕尾日报 记者 洪广凭   通讯员 吴惠明 朱少镇)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陆河人性化服务助力高考 免费接送考生提供午
[汕尾资讯] 陆河县宽敞的岳溪广场成了妇女们晚上跳广场舞
[汕尾资讯] 陆河县河口镇依法拆除一处违法建筑
[汕尾资讯] 陆河部分户外骑行爱好者与摄影爱好者于4月22
[汕尾资讯] 让家园更美丽—— 陆河各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汕尾资讯] 陆河培训股级干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