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觉得当老师挺好的。那时候的课堂,老师在讲课,学生谁也不敢说话、不敢搞小动作,更不敢顶嘴老师。那时候的社会,家长对老师的态度虽然不是毕恭毕敬的,但也是相当尊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高考的时候,就理所当然考师范院校。
自己出来工作了,继承我的老师们未竟事业,从毕业到现在,都在教书育人。蓦然回首,已经26年了。
26年,在人类历史上是弹指一挥间的瞬间,但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几乎占去三分之一的岁月,而且是人生最壮丽的年龄阶段。对一个老师来说,是把最美好的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所以,教师职业是高尚而光荣的职业。
但是,在实现中国梦之前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前,教师有很多的无奈和无助。
26年的教书生涯,作为我自己,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工作、学习、研究,结果有什么收获呢?除了有生之年与日俱减之外,生命的活力且行且衰老,从意气风发到老气横秋,什么也没有。荣誉、地位、财富都与我无缘,连徒有虚名的尊严也没有。而从事起他职业的同学、朋友、亲戚,都过得风生水起,滋润有加。面对这样的现实,如果你作为一个教师,还在牢骚的话,还在书生意气的话,还在愤青的话,那么你的日子将更难过,你的生命消耗将更加厉害,有可能还缩短你的阳寿。在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教师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生气。
现在的家长,对教师的态度,谈不上尊重,在心底上还看不起教师。现在的学生,因为家长的缘故,也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教师也不是那么尊敬,不服教师管教的行为愈演愈烈,从上课捣乱到顶撞、辱骂、甚至殴打教师的恶劣行为,时有发生。加上媒体的乱作为,整个社会对教师只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没有给予与之相应的尊重、收入、地位与尊严。教师也因为处在弱势群体的位置,对学生不敢管,不好管。师道尊严不存在,身为教师,除了不生气之外,还能怎么样?
教育投入随着国力增强也“水涨船高”起来,但是,数目庞大的教育经费能够用在教师身上却不多。大部分经费用于教育设施上,用于面子工程上,还有相当部分经费被硕鼠们化公为私,进入私人的腰包。能够用于提高教师地位、改善经济待遇、用于教师培训、考察等方面的费用少之又少。经济落后的地方,教师法定的待遇都无法落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不生气之外,还能怎么样?
都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但事实上是“再穷也只能穷教师”。其他行业都实行好几年的住房补贴,教师就没有。据说某个领导说:教师群体大,如果也给住房补贴,这个数目大,财政负担不起。而中央的政策是确保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事实上,到了一些地方,只成为一个口号一种宣传而已。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除了不生气之外,还能怎么样?
要成为不生气的教师,最好不过的途径就是教师要不断地加强个人修养。首先要有“甘守清贫育桃李”的奉献精神,要有“板凳冷坐十年功”的节操;其次是不断加强学习,学专业知识,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知识,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让自己的人格高尚起来,鄙视功名利禄,藐视荣华富贵,粪土当今达官贵人,无视社会名流巨星。
做一个不生气的教师其实也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