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38|回复: 11

[楹联] 对联常识(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6 11: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载]对联常识
七、对联成句法:
1【迭字法】亦名迭音、迭词,即将音节相同的字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组联的方法。
『例』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天下景亭联)
2【反复法】即连续或间隔使用同一词语、句子、句群来组联的方法。
『例』佛言不可说,不可说
       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3【复叠法】指同一联语中,既用复字又用叠字的方法。
『例』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4【联珠法】亦名【顶真法】,指上下联为复句的联中,每句尾词与下句首词相同,从而产生上递下接的趣味,因其如同串珠,故名。
『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5【离合法】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偏旁部首分拆或合拼汉字成新字的方法。
〖拆字〗将汉字形体依顺序分拆成若干字。
『例』閒看门中月
       思耕心上田
〖合字〗:将字与字或字与偏旁部首组合成其他字。
『例』八刀分米粉
       千里重金鍾 (八+刀=分,分+米=粉)
〖析字〗拆字和合字的统称,兼有分拆字与合字的技巧 。
『例』欠食飲泉,白水何以度日
       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
6【增减法】将某副楹联出于特殊需要增加或减去一些字词或笔划组成新的楹联方法
〖加字〗
『例』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增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减字〗
『例』流水夕阳千古恨
       春露秋霜百年愁 (挽联)
  减字成:流水夕阳千古
          春露秋霜百年  (婚联)
〖加笔画〗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两夫人
  添笔画为: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两失夫 (士 添笔 为 土,夫人 添笔 为 失夫 )
7【设问法】一种用设问的方式来代替平铺直叙的楹联写作方法。
〖设问自答〗
『例』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
       有谁益我?三更灯火五更鸡。(旧时学子自勉联)
〖设问求答〗
『例』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
       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居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前!不敢在后! (梁启超对张之洞)
〖设问不答〗
『例』故国人来,问桃花流水无恙?
       大观楼近,较岳阳黄鹤何如?(云南湖广会馆联)
8【缺隐法】即在特定场合下,联语创作中故意隐藏或漏写某字,借助隐藏或漏写的字来表达创作主旨。
『例』
〖藏头〗木水火土
         南北西中 (上下联首分别隐藏五行的“金”,五方的“东”,缺金少东,意思是“没钱难做东”)
〖护尾〗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上下联尾分别隐“吉”,“生”二字,来嘲讽叫吉生的庸医)
〖藏头护尾〗儒兵道墨
             地君亲师 (上联护尾,藏“法”字,下联藏头,隐“天”字,联意为“无法无天”)
9【制谜法】即在楹联中不直说要意指的事物,而隐寓其于上下联语,使楹联能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图的方法。
〖联中隐物〗
『例』万顷波涛乘骑过
       不胜将军弃甲逃 [上意指“海马”,下意指败将(酱)]
〖联中隐事〗
『例』雄鸡、鲤鱼、猪婆肉
       香菇、木耳、曲子耙 (都是温补的“大发”食品,意指开门大发)
〖联中隐物指事〗
『例』数声吹起湘江月
       一枕招来巫峡云 [上指笛、下指梦]
10【断读法】即利用不同的断句和读法,设造由读法不同而导致联意不同的方法。
  『例』

    一读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二读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注:相传此联为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店主人所作,店主人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因而大为不悦,祝微笑对他说你读错了,应该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11【回还法】亦名回文法,使联语上下顺顺读、倒读皆能成联且贴切而不混乱的一种写作方法。

上下联都可以顺读、倒读、联意不变:
  『例』处处飞花飞处处
        潺潺碧水碧潺潺
上下联顺读、倒读,联意不一
  『例』风送红香花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天连碧树春滋雨
        地满红香花送风
下联是上联的倒读
  『例』人中柳如是
        是如柳中人
12【集引法】即摘取或引用别人的诗词曲赋句、碑文、格言、成语等等构成新的意境的创联方法;此法中原来的句子在新联中往往被赋予新的意义,不能死套原意去解。
  〖集诗句〗
  『例』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前为王维诗,后为李白诗]
  〖集词句〗
  『例』风吹皱一池春水
        浪淘尽千古英雄 [前句为南唐冯正中词,后句北宋苏轼词]
  〖集格言〗
  『例』久病始知求药误
        衰年方悔读书迟
  〖集成语〗
  『例』大义参天,秉烛达旦
        精忠报国,怒发冲冠(湖北仙桃关岳庙)
  〖集书名〗
  『例』《朝花夕拾》======《故事新篇》
  〖集人名〗
  『例』碧野田间牛得草 ===== 金山林里马识途   (六个文艺家人名)
  〖集药名〗
  『例』红娘子上重楼,连翘百步 === 白头翁坐常山,独活千年
14【借代法】即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事、物、境,而是借用与之有密切关系的部分来代替。常见的有“部分代整体”、“特殊代一般”、“具体代抽象”等。
  『例』一杯龙井消烦渴
        几曲焦桐解虑忧  [以“龙井”代清茶,以“焦桐”代琴曲]
15【双关法】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以一个词语的语音和语义同时关顺着两种不同事物的制联方法。此法往往是起到“言此意彼”的作用。
  〖谐音双关〗
  『例』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  (关四个人名:鲁肃、樊侩、狄青、萧何)
  〖字义双关〗
  『例』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
        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关《庄子》、《汉书》)
  〖语义双关〗
  『例』不历几番锻炼
        怎成一段锋芒  (刀具店行业联,锻炼、锋芒双关意义。)
16【比喻法】用打比方法去制作楹联,最为人们所熟知乐用。
  『例』铜盆冻冰金镶玉
        荷叶洒雨翠迭珠
17【比拟法】把某些没有生命力的事物表现成为有生命力的人的语言或行为,借物抒情的方法。
  〖拟人法〗
  『例』明月清风本无价
        近水远山皆有情  (集句联)
  〖拟物法〗
  『例』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月景
        云笺雁字,船来塞北九秋书 (巧联)
18【映衬法】创作主题不用正面描写,而是借助旁的事物从侧面或反面去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例』飞瀑半天晴亦雨
        寒潭终古夏如秋 (温州梅雨潭联)
19【夸张法】借助丰富的想象,故意对事物作夸大或缩小的强化描述,以达到某种形象的艺术效果的成联方法。
  〖扩大夸张〗
  『例』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里煮乾坤
  〖缩小夸张〗

  『例』吸来江水煮新茗
        买尽青山当画屏
20【串组法】即把两个以上本来没有关联的同类事物名称,按对联创作规律,组织成联。
  『例』新建石城万年万载
        永修铜鼓乐安乐平 
(新建、石城、万年、万载、永修、铜鼓、乐安、乐平,八个江西县名组联)
21【同旁法】即用汉字中相同偏旁部首的字来组联,此法可造成单边一句部首相同。
  『例』送迎远近通达道
        进退速迟逝逍遥  (运输行业联)
22【绕口法】如绕口令一样,巧妙安排字音和韵脚,造成绕口难读之特殊效果的组联法。
  〖异字同音〗
  『例』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幼儿摘柚儿,柚耳完,幼儿玩
  〖近音异调〗
  『例』移椅倚桐同玩月

        等灯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和“ 等灯登”均为近音异调,)
  〖同韵〗
  『例』屋北鹿独思
        溪西鸡齐鸣 (上联五字为入声,下联五字同属上平声“八齐”。)
23【谐音法】一种利用字词同音的特点,便联语语意双关,能作出表面意思与深层意思的制联方法
  『例』普天同庆,当庆当庆当当庆
        举国若狂,且狂且狂且且狂  (利用“当庆”、“且狂”谐锣鼓之声)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利用荷、藕、杏、梅与何、偶、幸、媒谐音)
24【多音法】利用汉字多音多义,词义通假的特点,造成一个字在联中音调变化的方法。

  『例』好[hao上声]读书,不好[hao去声]读书
        好[hao去声]读书,不好[hao上声]读书
  『例』长[chang阳平]长[zhang上声]长[chang阳平]长[chang阳平]长[zhang上声]
        行[ hang 阳平]行[ xing 阳平]行[ hang 阳平]行[ hang 阳平]行[ xing 阳平]
25【同音法】把一个或几个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运用于联语中的一种方法
  〖同音异字叠韵连用〗
  『例』饥鸡盗稻童筒打
        暑鼠凉梁客咳惊
  〖同音异字、双声、叠韵间用〗
  『例』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同音异字间用〗

  『例』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未飞
        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26【镶嵌法】指将特定的汉字巧妙而自然地嵌入上下联语中的方法。
  〖整嵌〗将要镶嵌的专名,不加增减,也不分开,各自完整嵌入对联之中。
  『例』多闻正法,以广目光
        增长善根,而持国土 (整镶四大金刚)
  〖分嵌〗将要镶嵌的专名,拆开嵌入联中。
  〖横嵌〗分嵌之一,将要镶嵌的专名,分别嵌于上、下联中的格式。
  〖竖嵌〗分嵌之一,因为联语是竖写后使用的,竖嵌即将要镶嵌的专名,予以分拆后镶嵌于一单联之内的方式。此方式又可细分为顺镶、逆镶、混镶三种:
  〖顺镶〗竖嵌之一,将需嵌专名,按顺序嵌入联中,不一定要求联在一起。
  『例』水清鱼读月
        花静鸟谈天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嵌“水月”两字)
  〖逆镶〗竖嵌之一,将需嵌专名,逆顺序嵌入联中,首字最后,末子最前,依次类推。
  『例』泉自何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逆顺序嵌杭州“冷泉”)
  〖混镶〗竖嵌之一,将需嵌专名,嵌于单边一联内,顺序有顺有逆。
  『例』神灵在寺何须隐
        天地来峰不必飞 (上联顺嵌“灵隐”,下联嵌飞来峰,非逆非顺。)
  〖递嵌〗将一个名称顺序在上下联中横嵌一部分,使上下联横嵌名合称起来才成系统的方式
  『例』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叠嵌〗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交叉重叠地镶嵌于联语中的一种方式。
  『例』冬夜灯下,夏候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春秋一作四季之春秋,一作书名中的春秋。北西亦然)
  〖暗嵌〗指将要镶嵌之名改变形式镶嵌于联中的一种方式。
  『例』少目焉能评文字
        欠金岂可望功名  [镶省,钦二字]
注:清朝乾隆年间,直隶学政吴省钦主持乡试,贪脏受贿,录取不才,故有人作此联讽之。
  〖对嵌〗指在上下联中均重复镶嵌名称的一种镶嵌方式。
  『例』易君左闲话扬州,惹起扬州闲话易君左矣
        林子超主席国府,联任国府主席林子超然
  〖综合嵌〗将上述几种镶嵌方法的综合运用的镶嵌方式。
  『例』韩愈送穷,刘伶醉酒
        江淹作赋,王粲登楼 (韩江酒楼联)
注:唐.韩愈:有《送穷文》名篇。晋.刘伶:嗜酒闻名天下。五代南朝梁.江淹:长于作赋。汉末.王粲:建安七子一,《登楼赋》为其名作。联中运用整嵌和坚嵌两种方法,除用四文豪名字、作品典故外,另不露痕迹兼收了[鹤顶]和[雁尾]格组成韩江酒楼这四个字。
27【综合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特殊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的作联方法,特别见于长联使用。
  『例』1)用典与镶嵌的综合运用:
        病起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注: 上联的“六君子”是中药汤头名。袁世凯在称帝前,杨度等六君子拥他为王, 下联的“二陈汤”也是中药汤头名,实际上又指陈树藩、陈宦原为袁亲信,后见大势不妙。又“独立”成了袁的“送终药”。
        2)漏字与谐音的综合运用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注:清朝某中堂大人当过明朝官,后投李自成,李失败后又摇身一变,为清朝官吏,时人写一联讽之。上联有意漏写八字,隐含忘(王)八,上联故意漏写耻字,寓“无耻”之意。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春联送祝福 海丰县诗词社开展2018迎新春送春
[城事报料] 培训了啥?是不是敛财?
[文化天地] 花开本无岸,魂落忘川犹在川
[文化天地] 繁华落尽,与君老。
[文化天地] 看一段岁月静好
[文化天地] 题禅声依旧

发表于 2016-3-16 12:51:33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学习
发表于 2016-3-16 12: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发表于 2016-3-16 12:57:4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互相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4:5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6 14: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互相学习
发表于 2016-3-17 11: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3-17 12:55:4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4: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16-4-10 12: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