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白鹿原》怎么写的渭华起义 巴尔扎克曾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本期《晓松奇谈》邀请赵和民之子赵利国讲述父亲生前轶事,精彩到让人拍案!真真用矮大紧的形容他是“解放前出生入死,解放后九死一生”。可是听着听着,怎么这样有情节感,好似赵和民同志的故事在哪里读过…… 顿首!原来是《白鹿原》陈忠实也曾在这本获茅盾文学奖的著作里浓墨重彩的讲到渭华起义。
《白鹿原》中所说“中国北方最大的一次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暴动”。小说中的这个故事是以“渭华起义”为原型,因为小说中的故事与真实事件从发生的背景、起因、时间、地区及事件的内容和经过都十分相似。 1、都处于大革命失败以后,受到挫折的中国共产党总结教训,狠抓武装的背景之下。 2、都是在闹农协的革命高潮形势下发起的 3、都是发生在5、6月份的熟麦季节 4、都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国民党正规部队配合农民武装组成的革命暴动主力 5、真实事件中的渭华原上是在一个“和白鹿原十分相像”的原上。 原著这样描述了这场“风搅雪”的革命运动:“这支队伍到达一个原上就驻扎待命。那原和白鹿原十分相像,那里的几十个村子同样闹过农协而且现在还挂着农协白地绿字的牌子,许多村子的农协头儿领着农协会员给部队送来了米面猪肉和蒸熟的馍馍压好了的白面条。三天后一个夜晚,中国北方最大一次共产党领导军事暴动发生了。” 赵和民,作为高塘民团团长,参与策划了这场“震撼西北的春雷”的时候,他刚满22岁。暴动失败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即下令通缉,并将赵之土地商号油坊及所有财产收没充公,将赵和民之房屋放火焚烧,赵全家逃亡,从此之后,赵家就一落千丈,上无片房,下无立锥地。赵和民不敢回老家,与高塘老家脱离关系,父亲赵登第系地主家庭,在政治上因其子赵和民参加革命而入狱两次,在经济上因儿子革命而被抄家,出狱后于1927年农历六月二十日病故,最终家破人亡。 革命是一种充满荷尔蒙的运动,代价纵贯赵和民一生。如果没有信仰,谁会放弃原本富足安稳的生活,这样出生入死以及九死一生呢? 赵和民回忆渭华起义原文摘录“一九二七年华渭暴动,国民党反动军阀田金凯率一师之众围攻我于高塘阵地,我化装成学徒磨面,由广盛义面柜中出,而只身逃亡,许多同志均被活埋挖眼,断是受尽人间未有之奇刑,假使我当时被敌人破获,也在今天以烈士身份进了祠堂,可与西安九男二女被枪毙的同志并驾齐驱,因为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的为人名的利益工作的,我是其中的一员,当然是主席所说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1928年,国民党下令通缉我和潘自立等8人,说我们是华渭暴动首领,抄没了我的家产,我全家男女老幼逃亡到孝义镇做乞丐,我偕同志行至陕州,特务郭宝书奉国民党省党部命令,带着武装士兵8人已在车站等候着想逮捕我,我伪装一个少年妇女,不动声色地镇静自若,眼目中没有看见敌人似的。敌人料不到他们所猎取的对象,就在敌人所搜查的车厢中坐着未动,霎时间,车身开动,郭宝书等大失所望地下了车,我在车中暗中拍手大笑狡猾的敌人,可不知道这些被统计的共首已安抵南京了,假使此次落在郭等人的手中,我一定要受人间奇刑因为郭家最恨的是共产党人,我们和敌人是势不两立。” 赵和民回忆渭华暴动手迹 (1965年8月13号) 本期《晓松奇谈》被采访者-赵和民之子赵利国在国家一级文物鹅卵石铺砌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留影。 对比赵和民,《白鹿原》中的男猪脚鹿兆鹏同样出身地主家庭,同样经历了这场起义,他是原上最早的叛逆者,他最早脱离私塾到镇里接受了新式教育,他也是最早加入的共产党,并说服黑娃加入这一场起义中。 最后他也是陈忠实笔下唯一一个没有给予结局的人,这样的openending意味什么呢? 很多读者诟病鹿兆鹏在渭华起义中利用黑娃,夺弟媳后又委托弟弟兆海送已怀孕的白灵出城。可是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有特定的背景,聪明如陈忠实,他没有对正义与否做定论,只是说人性。 百灵在肃反中惨遭活埋,没有看到新中国诞生那一天的红旗。 革命胜利后,革命的黑娃被投机的白孝文所杀,最后,无论他的好兄弟黑娃被白孝文陷害的时候还是白灵被填枯井的时候鹿兆鹏去哪里了?毫无音讯、毫无笔墨、毫无征兆。陈忠实甚至交代了姐夫朱先生百年后,红卫兵挖坟时候挖到朱先生留下的字条,都没有交代鹿兆鹏去了哪里,这一定有难以直接描述的原因。与鹿兆鹏有相似经历的赵和民,他的后半生或是鹿兆鹏的一点启示。白区工作者在建国后,大多因为历史问题被反复批斗,熬过这段历史者寥寥。 1、国共合作时,鹿兆鹏作为地下工作者游走国共之间,并当年与土匪黑娃有来往。白灵没有等到解放那一天就在陕北被活埋,那兆鹏的后半生会怎样? 2、书里有写过有个叫做鹿鸣的作家,写了关于百灵被处死的事件。这作家还写了一部类似《山乡巨变》之类反应新时代的小说,在他的小说里甚至有以白嘉轩为原型的人物出现(一个老旧的顽固派的形象)。 3、最后陈忠实说,这个鹿鸣,就是白灵和鹿兆鹏的儿子。但是,这个儿子起先并不知道白灵就是自己的妈,也不知道白嘉轩是他姥爷,可见他并没有和父亲一起长大,不知道自己身世。因此可以从兆鹏与儿子从未谋面这一点推断,书中写他去解放新疆之后……或者他死在战争中,或者他死在文革中。 4、《白鹿原》总结渭华起义时曾说:“那是一场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的战争,开头小小的胜利接连着的彻底溃灭 都是无法改易的。”然而这个暴动是很多人命运的开始,也是很多人的终结。多年以后,面对红卫兵,鹿兆鹏将会想起在白鹿书院,给黑娃见识冰糖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