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17378|回复: 0

[海丰] 满座文章无俗客—— 访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吴福钦家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9 12: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秋时节,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揭晓,海丰县海城镇吴福钦家庭作为第二届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喜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颁发的金匾和荣誉证书。日前,位于海丰县海珠社区龙珠三巷五号的吴福钦家,门庭焕彩,一面“书香之家”金匾在洋洋喜气中挂上了门壁。街坊里巷,好评如潮。邻里们奔走相告,称羡道贺。

阅读志趣高

近日,记者叩开了吴福钦“书香之家”的屋门,走进书屋小会客厅,但见一座占据大幅墙壁的书柜迎面而立,各类书籍满满登登。两边壁上挂着一副条幅:满座文章无俗客,十年园圃有繁花。吴福钦现任海丰县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和海丰楹联学会会长,满屋诗书,似乎透出了主人诗礼传家的不凡气质。吴福钦夫妇有一对子女,女儿大专毕业,儿子还就读于广州华夏学院。他孜孜不倦地从事地方历史、人文、民俗研究,对子女们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采访时,吴福钦对他的诗书情结侃侃而谈。 1980年,他开始学习和研究法律法规、古体诗词对联、地方史志、红色文化、宗教和民俗等书刊,日积月累,产生了只有文化才能立家风及以文兴邦等念头。为了弘扬优秀文化,2004年,他发起成立了“海丰县楹联学会”,创办了《海丰联苑》,并通过会刊的文化阵地,让广大读者和作者加强学习和交流。

吴福钦家藏各类书籍5000多册,电脑内还储存有全国400多个州、府、县志书资料。他通过阅读书刊,给家庭成员提供了精神粮食,使他们从中了解政治时事和社会科学知识,成为一名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好学生、好公民。同时,对自己的有关文史写作和文学创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使自己的作品在保持传统文化艺术风格的基础上,以稳健的笔触,实事求是地秉笔直书。他著的诗词《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文史文章《南宋端宗皇帝与文天祥寻踪》等,是他长年阅读的文化结晶。

传播张力强

一间斗室透书香……

在吴福钦的书屋里,有大半时间诗朋词友满座,偶尔也有前往解惑释疑的陌生客人。有一天,海丰城东镇叶厝寮村的老叶,慕名拜访吴福钦。原来,村里要撰写叶姓历史名人,得知吴福钦对文史方面有研究,于是前往请教。吴福钦便从叶高标的侄儿建“赤山塔”说起,把叶姓名人的故事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老叶心满意足。

由于吴福钦研究海陆丰人文、地理、历史影响较大,海丰电视台经常请他参加专题节目制作。8月,他两次被请上电视。一次是探寻海丰人未必知晓的“古八景”之一的海门潮声,与人们一道穿越历史,共享地理文化传奇。还有一次,则是开讲为什么海丰民间流传的谚语中以“农谚”和“气象谚语”居多,使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到不少气象常识。

在红宫纪念馆的展厅里,悬挂着革命先烈彭湃、李劳工、杨望、林甦等遗像。以前,展厅挂着的林甦遗像,不是他本人的真像。2011年,吴福钦在编纂革命文史时,发现了这一重大错误。于是还原了革命先烈林甦的真像。(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庄小杰 通讯员 余作明)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全域铺开“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
[汕尾资讯] 文明新风尚赋能高质量发展——城区精神文明建
[汕尾资讯] 华南师大“点亮涯乡”实践团到城区开展活动
[汕尾资讯] 汕尾城区:农文旅融合推动城乡文明进步
[汕尾资讯] 汕尾岭南医院项目在海丰开工建设
[汕尾资讯] 城区构建“精保减”机制 打造可持续老年助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