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汕尾文化之旅再度启动,汕尾日报社和汕尾恒大广告有限公司组织30多名作家走进红海湾,登临东洲街道石鼓山,探访施公寮半岛石狮头古炮台;并观看了市区在建的观澜广场。
石鼓山是大自然的奇迹。山不甚高,奇在十八个天然的石洞,洞洞相连。作家们鱼贯而入,但见有的石洞石垒森严、幽深狭长;有的石壁矗立、峭削处嵌住一块大石头,需侧身而入;在拐弯抹角处,又悠然出现一石室般宽敞的洞;抬头一线见蓝天,身在凉爽幽暗处之洞……穿过一洞又一洞,正在“迷宫”不知处,突见石隙一线光,攀爬过去,映入眼帘的竟然是一汪碧水白沙湖!湖面上天蓝云白,时有渔船往来。对面施公寮半岛上发电的风车悠然转动……不少作家都表示此景给了其前所未有的感受。 关于石鼓山有不少传说。如石鼓山天太后妈祖庙前有块状如酒瓶模样的礁石,这酒瓶石先于妈祖庙已存在,传说它预知妈祖要在这里坐位,先在此恭候多时。还有著名的三帆礁石,当地俗称石排,该石状如渔船上三面排列的风帆屹立在湖中,成为过往船只一块醒目的海上导航标识。三帆礁成为福建、浙江、香港、台湾等地渔船来往海上的重要航标……从前,石鼓村后的石鼓山上有一块状如鼓的石头,更让人称奇的是敲打起来声响如鼓,石鼓村因而得名。可惜该石鼓毁于“文革”。 作家们随后前往位于施公寮半岛上的石狮头炮台。该炮台矗立在田下山上,北临碣石湾,自然风光壮阔秀丽。可惜看到的只有一些残垣断墙,只能依稀认出炮台旧迹。据资料显示,该炮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炮台西北面临海处直径6米的半圆形中,分东、西、北方向设三面炮位。各炮位长2米、宽1米、高0.5米。炮位之南紧连兵营通道,宽4米,东西两侧为营房。由北到南,左右两边各9间,进深各4米,每间各有小门,宽0.7米,所有墙体均为灰沙夯筑,现墙残高4米,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午饭后,作家们顺道观看了汕尾市区观澜广场。它地处汕尾火车站站前路终端,怀拥浩瀚品清湖海景,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该广场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滨海亲水活动新场所。汕尾日报讯 (记者 沈洛羊)
作家们前往石狮头炮台。 汕尾日报记者 孙彦修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