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管理区千层糕吸引了很多该区外出工作者及外地游客争相购买,尤其在逢年过节时更是出现抢购潮。侨区千层糕到底有何“魅力”,能吸引这么多顾客?日前,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制作侨区千层糕的印尼归侨黄彬。 黄彬在该区电子厂工作,业余时间做千层糕卖。据她介绍,侨区千层糕的做法是用面粉、鸡蛋、印尼香料、牛油和糖等混合搅拌后放在圆形模具里制作而成,具体的制作步骤是先将模具里的千层糕第一层材料放电烤炉烤熟,再将模具拿出来放第二层材料烤熟,如此循环,直至20层左右,用时大概2小时。记者看到,圆形的千层糕内部各层之间分别有黄、棕色,每一层清晰可见。 黄彬告诉记者,平常时时有人买,逢年过节就更多了,今年春节前她做了200多个,供不应求,主要客源是侨区本地人、在外侨区人和外地游客。他们很多都买来送亲戚朋友。据了解,像黄彬这样制作并销售千层糕的人家在侨区中心区就有四五户。侨区千层糕为何热销?黄彬解释说:“主要是千层糕有特色,做法来自印尼,一个八寸大的千层糕大概有20层,外观独特、口感好,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吃。” 黄彬是印尼归侨侨眷,做千层糕的手艺是向她家婆、姑姑学的。据了解,黄彬的家婆、姑姑是侨区第一代印尼归侨。“她们将做千层糕的手艺带到了侨区,并传给了我们。”黄彬还告诉记者,“现在印尼到处可见千层糕,千层糕已成为印尼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所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学一学,博取众长,把异域的饮食文化传承下来。”汕尾日报讯 (记者 彭伟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