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8473|回复: 5

[论汕尾] 戏曲传统应当走上面向中青年的改革道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 15:55:07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汕尾,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韵底雄厚的地方,在这里我们有独特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民俗;形成了以“虎狮”、三大稀有戏种为代表的风姿多彩的生活文化。文化气息深厚,历史悠久。

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传统文化正在迎合新时代的特点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作为国粹的京剧也在不断推陈创新,自古以来都是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的三大本土戏种也应当扬起革新的大旗。粤剧引入过萨斯,这是一种大胆改革,从而使它大步向前;海丰白字戏、正字戏以及西秦戏一成不变,恪守传统,这固然是好,但吸引不住年轻观众,没有标志性进步,裹足不前不够大胆和有魄力。我们不难在海丰、汕尾戏曲经常在搭台演出的各位神灵庙宇前看到观众大多是上了年纪的公公婆婆们,而我们可以粗略地断定几乎没有多少50岁以下的观众愿意在“戏棚卡”从头到尾把一出戏看完;也难以听到有50岁以下的民众会三五成群地讨论戏曲。而他们更愿意讨论今晚“买马”是开猪还是开狗或者开猫。为什么不能把民众,尤其是中青年人观众吸引住?他们有的只是片段式的观看几分钟、十几二十多分钟,顶多一个多钟头就离开了。传统在失去魅力?我看不然,只不过就像躺在地面上的那片树叶那样欠缺的只是一阵风,当我们把它吹起来的时候,它就会舞动半边天,信不信?

京剧在不断改革以迎合各个阶层观众,粤剧也在不断吸收中年青观众喜好的味道以经久不衰。潮汕地区的潮剧也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长足发展,海丰、汕尾的戏种也应该有着向年轻化改革的魄力和勇气,她需要扬起那片沉沦的树叶的一阵风。我本身就是一个三十几岁的人,我可以自豪的炫耀,我是看着海丰戏曲长大的人。因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儿时娱乐方式还很缺乏,所以看大戏就是最令我们无比兴奋的事了。当听到锣鼓、“鼓首”(唢呐)响起的时候就会在“戏棚卡”霸好位置,期待着大戏开演。那时候虽然我还不懂到底是在演什么,但演员们优雅的动作,动听的唱腔以及悠扬的配乐,扣人心弦的剧情让台下的观众响起一阵阵喝彩!那时候“戏棚卡”座无虚席,人潮涌动,从戏开始演到结束,看满全场的人之多,不计其数。对戏曲内容、演员的演技的评价更是津津乐道,我们不懂戏但在他们的讨论中也领略到戏曲的一点点知识,受益匪浅!

今天戏台下已经找不到当年的那种韵味和热闹景象了,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难道仅仅是当今娱乐方式多种多样,对传统娱乐方式的冲击?我看这并不是主要原因!有人愿意花钱买票看京剧也有人愿意进剧院看粤剧,一本戏两三万请潮剧大团……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冲击怎么没把人们的戏瘾给冲散呢?虽然说我所举例的京剧和粤剧毕竟是国家或省拼命砸钱都要培育起来的剧种,但他们如果只甘心当个手捧丹书铁券的有人供给的闲散角色或者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二代的话,国家和省也会弃他们而去。能在当今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除了通过不间断的改革以求注入新生血液;迎合时代需求改进传统之外,别无他法。他们的成功正是海丰、汕尾本土戏种应当借鉴的。

我们的传统戏曲之所以吸引不住当代中青年人群,简单的来说就是戏曲本身缺乏吸引力。这个吸引力来源于很多唱戏的把戏曲的曲调唱得不够优美:走调的走调、该高音的唱不起高音、该低音的却跟鸭子叫一样;动作表演呆板缺乏优雅的舞姿以及硬邦邦的似乎是为了完成一个既定动作而做;剧目换汤不换药的居多:例如经常看到谁谁谁中元谁谁谁怎么样怎么样,无非就是先来一段哭戏再来一段苦戏然后峰回路转中状元了,骑着高头大马,几个兵仔飞舞一通然后剧终;剧情缺乏连贯性是最令人头疼的事,一场一场理解起来非常费劲,有时候弄得我们都懒得看了;剧情简单的时候更像是小孩玩泥沙且外带牛头对不住马嘴,几句说唱就完结一件事,有那么单纯吗?唱词、文字发音让我们费解。或许老人家们听得懂那些高难度的发音,比如“张”发音跟“章”同音、某些发音不以当今海丰话为标准音而采用潮汕话发音或者甚至潮汕话都不是。我没考究这些发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但是我们如果要跟一个人说话而且要让他们有兴趣听我们说话的话,是不是要说点他们听得懂的呢?

这样的缺乏艺术养分的戏能吸引住中青年人驻足看上一出?别的地方看戏要买票,我们这个地方的本土戏曲是免费看的,甚至还有饮料、扁食、烧烤赠送的也吸引不住观众,有的农村一开始演戏的时候有几十人在看,慢慢地就越来越少了,再之后除了理事会的一两个人之外就没观众了。这是多么凄凉的一种景象?在城里也不见得有多少观众。无论是城里还是村里,看戏基本上都是免费、有座的,这样还留不住人的心,破败堪忧呀!

海丰、汕尾戏曲的改革或许在进行中,但没有见过什么大动作或者有什么足够让本土戏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上升的改革。其中缺少了什么养分呢?一代代名伶的大名我们耳闻能详,一出出经典传统剧目的唱曲在我们大街小巷里不绝于耳。然而我们除了这些老一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经典之外,还有哪些是现在坊间在普及中的本土戏曲呢?我不想说没有,但愿真有而且会越来越多,这需要不间断的有成效的大胆的大刀阔斧的改革!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当我看到这个事的时候就感到解气
[三唯论点] 谈谈地摊的好处
[三唯论点] 我所理解的狗的特性
[三唯论点] 知道为什么人们会把垃圾丢在街头巷尾呢?
[三唯论点] 恶习已入骨髓再也无法治理了吗
[三唯论点] 终于凭实力把生意干塌了

发表于 2018-9-2 15: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有时候到戏台下看了一下就走了,没什么好看的
发表于 2018-9-2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如果再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吸引观众的话,海丰县的三种古老戏种就要灭种了
发表于 2018-9-2 17: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样 的建议是可以看一下的
发表于 2018-9-4 17: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人在汕尾 发表于 2018-9-2 15:26
如果再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吸引观众的话,海丰县的三种古老戏种就要灭种了

戏曲需要扶持,尤其政府在文化政策上需要对戏曲倾斜。靠市场只能死翘翘
发表于 2018-9-5 21:55: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排 发表于 2018-9-4 17:55
戏曲需要扶持,尤其政府在文化政策上需要对戏曲倾斜。靠市场只能死翘翘

哪有什么市场可言呀?要不是神庙需要演戏的话,汕尾早就没什么戏班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