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
查看: 23015|回复: 0

[海丰]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5 15: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红色南塗  忠勇可风

赤坑南土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个文化之乡、鱼米之乡。然而,据《海丰县志》和相关党史资料记载,从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南土还有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革命史,这里不但走出了海陆丰农民运动早期领导人余创之、余国英等革命人物,还发生过大小10多次永载史册的战斗。尤其是创下了一次歼灭日寇9人、伤敌12人的辉煌战例,开启了海陆丰人民抗击日寇的伟大序幕。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赤坑南土地处海丰县东北部,东溪由西向东蜿蜒穿过,在其境内约有10公里的水系,东与陆丰隔溪相望,北接可塘,西南与茅湖、赤花、沙港、长陇等村相邻,占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南土明清时期隶属海丰县金锡都仁和约,民国时代称六区(青坑)南土乡,乡公所驻黄茹村,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分析南土、古流、下兰和东新等四个村委(大队)。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水陆交通兼备,乘舟沿东溪顺流而下可至东南沿海各省,溯溪而上可达县城、公平和长沙湾,往陆丰、可塘等地必须经过磨石渡口和海丰古代六大渡口之一的流涌渡,是东南部进入海丰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近代以来,东江纵队六支队独立第四大队、海丰县人民抗日救乡队、国民党广东保安2团和钟超武所部,以及日本侵略部队都曾经在这里驻军。这些驻军,有些给南土人民带来福祉;有的却带来灾难与梦魇。同时,也锻造了南土人民爱憎分明、忠肝义胆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优良品格,最终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驱逐了欺压人民的群魔,在海陆丰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22年起,在县城求学的余创之、余国英、余汉存、余国强等一大批南土学子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中去,并在家乡开始宣传马克主义和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播撒革命的种子。1925年广东国民革命军东征克服海陆丰后,海丰的农民运动又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全县各个乡村都相应成立农会组织,南土也在这个时候成立农民协会。到了1926年后,余娘焕(梁放)、余孝刚(江)、余国强、余创元等在家乡南土建立了中共党支部,发挥党在农民运动中的领导作用,推动了南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南土的12个自然村都有了自己的农民协会。1927年5月1日,海陆丰第一次武装起义胜利后,遭到国民党驻惠州胡谦所部的围剿,中共东江特别委员会转移到南土东溪口村驻扎。张善鸣、郑志云、陈子岐等东特委领导人隐藏在农会执委余锦周(州)、余美韩(寒)家中,李国珍住流冲村余汉存家。约一个月后,李国珍从流冲渡口乘船到汕头,取道武汉寻找彭湃同志,后参加南昌起义。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27年9月8日,农军攻占青坑,活捉保安队长赖庭中,青坑区(六区)起义胜利,农会接管政权。为体现彻底革命性,青坑遂改名赤坑。赤坑的革命高潮也到达顶峰,当时仅有4万多人口的赤坑,有2万多人参加了农民自卫队,占该区人口的一半,农民赤卫队员占全县60%以上。赤坑区苏维埃妇女主任赖月婵还以村为小队,乡为分队,组建了400多人参加的六区红色妇女粉枪队,当时南土每个自然村都有5-10名青年妇女参加粉枪队,当地人把妇女粉枪队员称作“自由女”,意为追求自由平等的妇女。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这时候南土人民都通通革命化了,家家户户参加农会组织,青年男女都加入赤卫队,涌现了父送女、母送子,夫妻双双参加自卫队的生动局面。1927年11月下旬,南土的男女赤卫队员还参加了攻克全县最后一个堡垒——捷胜。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的成功创建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令国民党蒋介石高度震惊。1928年2月下旬起,国民党集中五路优势兵力,大举进攻海陆丰及周边县的红色政权。约半个月后,余汉谋所部攻占可塘区,遂派陆丰“还乡团”余祥夫带领一个团的兵力,妄图通过封建宗亲关系轻而易举跨过东溪防线占领赤坑区,进而侵犯田捷遮等沿海乡镇。但受到南土自卫队的拒绝,并在东溪遭到红军和200多名赤卫队员的英勇狙击而渡河不得逞,最后只得改道攻占赤坑。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28年3月29日,国民党反动军队攻陷南土后,对革命村庄实行惨无人道的杀光、烧光政策,南土乡有近百名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现在有资料可查的烈士有38名。廻龙埔村当时仅有200多人口,但被杀害的赤卫队员就有余礼祥、余致桂、余致魁、余致颂等4人。其中,余致桂、余致魁是同胞兄弟和余致颂是堂兄弟,一座祠堂同一天设三个灵位。由于当时大多数青壮年男人都逃离了家乡,最后给这4位烈士收集和埋葬遗体的是那些老弱病残的妇女,整条村一片呼天抢地。南土人民把这次屠杀称为“党军”入境。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鉴于当时国民党腥风血雨的镇压,南土乡的党组织和农会组织遭到灭顶之灾,余创元、余礼仁等8位中共党员和农会骨干惨遭杀害,余国强、余志荣等共产党员逃亡香港,南土的革命活动进入停滞状态。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传统的南土人民,在海陆丰最早恢复的三个中共党支部之一的可(塘)赤(坑)支部领导下,率先成立“青抗会”,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抗日图存的大旗,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40年3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曾生率领部队在可塘、赤坑一带活动,南土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为部队做向导、送情报,出色地完成掩护任务。到1941年,赤坑的中共党员已由10多人发展到60多人和8个党支部,其中南土占2个。1945年2月、4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六支队和海丰县人民抗日救乡队相继成立,南土乡和各村也相应成立抗日救乡队,而且,南土是这两支海陆丰抗日主力的重要活动据点。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4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廿四,春节的年气还尚未消除,一支日本敌伪军40余人,配轻机枪2挺,步枪20余支,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从可塘向青坑进发,准备到各地抢掠粮食,当行至流冲渡口时,遭到南土救乡队会同东纵六支队吴海大队的迎头痛击。此役毙敌9名,击伤12名,缴获电气船一艘,轻机2挺;我方吴海大队中队长钟通和3名游击队、救乡队员牺牲。史称“流冲战斗”。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在这场战斗中,我方游击队分两次进行伏击。第一次我方利用流冲村的房屋作为掩体,对正在过河的敌军进行射击,现在这些墙壁还留下敌军还击的许多弹孔痕迹。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第二次打击的主战场是流冲村后的一片开阔田地。当时我方投入战斗的兵力有300多人,吴海大队参加的指战员7人,其他的都是当地的救乡队员。牺牲的中队长钟通在其中一个小山包居高临下用轻机枪压制敌人,其他各山头都布满救乡队。战斗从上午9时一直持续到下午4时,双发展开一场近8个小时的拉锯战,可见当时的场面是何等惨烈。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从1937年起,日本侵略者开始对海陆丰实施轰炸和炮击,对民众实行奸淫掳掠屠杀。由于国民党实行不抵抗政策,其军队和民团大多也不敢和日军短兵相接,甚至落荒而逃,更助长了日军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嚣张气焰。所到之处,鸡不鸣,狗不吠,手无寸铁的群众成了砧板上的肉,任其宰割,毫无反抗。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5年3月,海丰被日军炸死杀死的民众有300多人。南土一战,日军在海陆丰不能杀、杀不得的神话从此破灭,开启了赤坑和海陆丰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伟大序幕。原国民党海丰县长、时任县参议的陈祖贻还亲笔题写“忠勇可风”的牌匾,赠送给南土,以示褒奖。紧接着沙大、赤花、溪角山、青坑等村的革命群众纷纷起来对日作战。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为总结赤坑抗日经验,扩大战果。1945年5月初,中共赤坑区委在南土村的一间祠堂召开成立六区抗日民主政府筹备大会,无巧不成书,这间祠堂也是日军曾经驻扎过的地方。这次会议产生了六区政府委员会,选举曾和世为区长,余史江为副区长,蔡高为参议长,任命林兴为区农会长,曾和世兼任区救乡队大队长。并于同年5月中旬,在南土与茅湖村交界的新庵大草场召开有六千多人参加的六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会。中共海丰县委书记兼东纵六支队政委郑重出席会议,大会声势浩大,群情高涨。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流冲战斗”胜利之后,日本军队对南土实施残忍的报复多达10次,惨遭杀害的群众超过20人,伤者数以百计,被烧毁房屋数百间,许多群众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惨不忍睹。但日军的暴行并没有让南土人民屈服,他们依然拿起土枪土炮和大刀长矛起来抗击日军,并支援沙港、赤花、茅湖等村抗击日寇的斗争。给经常驻扎在南土的抗日游击队站岗、放哨,提供情报和送粮送菜等后勤服务。为确保抗日经费保障,南土人民还积极配合六区抗日民主政府在南土乡磨石渡口设立税务站,余能、余吉逢等同志参加了此项工作,对过往船只实行适当征收税费,以增加抗日经费来源。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南土乡东溪磨石渡口,从现在人看来,这里偏僻寂静,一点不像是船只经过的地方,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特别是民国时期,由于陆上交通不发达,从汕头、福建泉州等沿海地区的货物都要经过这里,才能进入海丰县城,整条东溪可谓帆樯林立,一片繁忙景象。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土还上演了海陆丰版的“皖南事件”,史称“东溪口事件”。1947年12月4日,驻海丰的国民党军百余人分三路突然袭击驻扎在可塘东溪口村的海陆丰人民自卫队的“红星”、“芳泉”两支武工队。战斗打响后,由于一时失策,没有在天亮前指挥队伍向靠山的北面冲出重围,而是向东溪的方向撤出,结果在翌日渡河时,遭强敌狙击,造成“红星”队指导员陈威、队长林敬,“芳泉”队队长卓杰英等17位指战员牺牲在河中。战斗结束后,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半条东溪,南土人民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把在河中的烈士遗体一具一具地打捞上岸,并作妥善安置。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如果有一种牺牲,可以换来天清地朗;如果有一种思想,可以启发枯木吐香。那么,牺牲就会变得格外悲壮。中国革命的成功是由千千万个南土这样的牺牲和付出组合而成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今天,南土的红色革命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链接:历史事件和人物

一、东溪伏击战

一九二八年二月下旬间,国民党反动军队大举进攻海陆丰苏区。在三月一日占据了海陆丰两县的县城。大约半个月后,余汉谋匪部占据第九区——可塘区,派陆丰“还乡团”余祥夫带领一个团,企图进犯第六区——武装力量较强的赤坑区,赤坑区委派出组织委员余汉存会同红军副营长裴镇中指挥了东溪伏击战。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上图余汉存烈士

余祥夫很狡猾,他选择了取道离可塘四公里的流冲渡口,直扑赤坑,以赤坑为据点进犯我捷胜、田墘、遮浪等沿海各镇。余祥夫妄图与南塗乡流冲圩余姓认亲,以为通过封建宗亲关系,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打进赤坑。他当时写了一封密信给南塗乡的族长,要求他们派木船为其军队渡过流冲河。我们获悉敌军的这个意图,早就组成了抗敌指挥部准备抗击敌人的进犯。指挥部只有五名红军战士和约二百名赤卫队员,以裴镇中副营长为总指挥。余祥夫满以为通过封建氏族关系可以得逞,但他的阴谋为我们发觉,指挥部对南塗乡的族长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把木船放在对面渡口接运敌人,就要受到严重惩罚。这时敌军已在对面渡头的塭坣摆好阵势。我方早将河中大小木船事先疏散至高螺一带掩藏,而红军每人只有五颗子弹,裴副营长命令红军战士和赤卫队选择有利地形埋伏,不准轻易开枪,严密监视敌人动作。这时,流冲河两岸战云密布,敌人早已获知我赤坑区农民武装雄厚,敌人既无渡河工具,又不知我方武装部署情况。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以后,敌人团长余祥夫料到我方布阵严密,无机可乘,不敢轻举妄动,只得改道进犯。


——《海陆怒潮》

二、流冲战斗

一九四五年三月八日,敌军四十余,配轻机二挺,步枪二十余支,由可塘向青坑推进,到各地抢掠粮食。至流冲圩渡头附近,我六支某队(吴海大队)派指导员率领一班七人据于流冲圩渡头,于渡河时在河中痛击敌寇。后敌已渡河,复派钟通同志带领轻机班前往协助迎击,将兵力布置于各山地,并动员南土民兵于各据点警戒。十时三十分,敌由流冲圩出,向南土民兵推进,至距离我阵地二百尺时,我即行射击,敌利用田畦掩护还击,坚持三十分之久。敌正面佯攻,而左右迂迴我队,经我迎头痛击,使敌鬼计不得逞,此时敌已伤亡四五名,沙港、赤花一带民兵又于此时赶到,在敌后面冲杀,敌狼狈溃退,窜入流冲圩渡河逃脱。在渡河中亦为我杀死伤数人,敌退却时留下四人,于河背掩护其主力退却,我派二小组人企图消灭之,因轻敌无掩护身体,为敌击中而牺牲者三人。至下午三时三十分,敌仍据险顽抗,我即行退却。四时,敌四十余人增援到来,我方已安全返防。此役计毙敌人九名,击伤十二名,缴获电汽船一艘,轻机二挺。我方伤一名,牺牲三名(一中队长(钟通)、一班长),民兵伤一名,牺牲一名,损失步枪、短枪各一,子弹三百八十六发。这是日本军队侵略海丰以来第一次遭到的迎头痛击。


——《海陆丰革命史料》(第三辑)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三、东溪口事件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四日,驻海丰的国民党军百余人分三路突然袭击驻在可塘东溪口村的“红星”、“芳泉”两支武工队。东溪口村后面是可塘圩,前面有一条河,北(西)面是海(丰)陆(丰)公路,村后有个小山头。战斗打响后,负责军事指挥的“红星”队队长林敬一时失策,没有在天亮前指挥队伍向靠山的北面冲出,而是向河方面撤走,结果在渡河时,遭强敌狙击,陈威(“红星”队指导员)、林敬、卓杰英(“芳泉”队队长)等17位指战员牺牲在河中。



——《海丰县志》

四、余创之:海陆丰农民自卫军党代表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余创之(1893—1927),名国,字显庸,1893年出生于海丰县赤坑区南塗乡。家境富裕,与彭湃世交,每逢兵乱,彭家老小辄到余家避难。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16年,余创之在海丰中学读书时,就参加了彭湃领导的青年“群进会”,与陈月波等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打毁他们委驻海陆丰桂军“清乡统领”林干材的石雕像,轰动全县。


1922年夏,彭湃开创农民运动,同年7月,成立“六人农会”后,余创之积极投入农民运动。10月,余创之和林甦等到陆丰的潭阳、浮英等乡宣传农会,发展会员。

1923年元旦,海丰总农会成立,余创之任仲裁部长,7月,广东省农会成立,当选为执行委员,兼文牍、仲裁两部部长。他大公无私、刚正不阿。亲自处置胞兄余贵德多收农民租金的违反农会决议行为,深受农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25年,余创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海陆丰农民自卫军成立,李劳工任大队长(后吴振民),余创之任党代表,当时陆丰余孽罗一东盘踞山区,摧残农会,吴振民与余创之率农军大队到陆山区连续攻击,迫使反动武装投降。同年10月下旬起,中共海丰支部先后扩大为海丰地委和海陆丰地委,余创之任委员,分工抓农军。1926年冬,广东革命形势严峻,海陆丰地委为维持革命形势,举办党员训练班,训练农军模范队。余创之以亲身参加农运和军事斗争的实践经验,教育学员必须认识到掌握武装才能推翻反动势力,才能使自己在战斗中不断提高觉悟、增长才干。


1927年5月1日凌晨,吴振民、余创之率领海陆丰农民自卫军第一次武装起义胜利。5月9日,国民党刘炳粹团进犯,农军500多人撤出县城,与潮汕农军汇合在陆丰新田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农军北撤武汉事宜。创之时任参谋长,不同意北撤,主张退入山区打游击。会议最后决定北撤,农军整编为惠潮梅农工救党军,成立前敌委员会,余创之任前委委员。前委以吴振民为总指挥,率领救党军先往五华,后北上江西、湖南。行军至汝城后,与当地农军合编为工农革命军。8月7日,遭敌范石生部袭击,吴振民及部分农军同志英勇牺牲,余创之等被迫转回广东。途经韶关住宿,遭反动派逮捕,囚于广州南石头监狱。时海陆丰已建立苏维埃政权,正待设法营救。而广州当局已将余创之杀害。时年34岁。


——《彭湃和他的战友》




五、余国英:共青团东江特别委员会组织部长,代理书记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余国英(1905—1929),又名美琼,1905年生于海丰县青坑流清圩。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余国英烈士家境富裕,兄弟8人,国英排行第四。国英自幼天资聪明灵敏,1923年在高小学毕业后,考进陆安师范学校读书时,开始接受新文化,阅读进步刊物《觉悟》、《新青年》、《向导》等。思想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成为一名进步的学生骨干,在校内参加海丰县学生联合会,积极开展各种学生运动。第一次东征后的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时,协同同学们下乡向群众宣传演说,开展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尤为积极。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1926年国英考入广州中山大学读书时,对阅读马列主义革命书籍更为积极,思想更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的认识。因之入学不久,就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成为中大学运的骨干分子。1927年4月15日国民党反动派在广州清党,余国英与本籍在穗同学苏家麒、张肇志等一起被捕入狱,当时他屡受毒打,仍坚不吐实,绝未供出同伴,被囚禁数月,仍坚持狱内斗争,后由其父兄以重资赎他出狱,出狱后回海丰,仍不忘革命。在党和彭湃同志领导下,他投身于第三次武装起义。其时虽屡受父兄责难,国英与其三兄余冠英(烈士,1927年入党,曾任赤坑区宣传员,大革命失败后,在香港牺牲)还是愉快地投身革命工作,坚决站稳工人阶级的立场,和他的封建家庭完全决绝。


1927年11月21日,海陆丰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成立苏维埃政权,国英担任共青团赤坑区委负责人,同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旋即调任共青团东江特别委员会组织部长,代理书记。


1928年3月,敌军重陷县城,海陆丰苏维埃政权被逼退入山区,国英跟随部队进入山区,继续坚持斗争。在10月期间,国英曾被海陆惠紫四县暴委会主席杨望同志派往田墘、捷胜等区传达成立东南暴动委员会的命令,组织暴动。后因党组织需要,他被省委调往中共香港市委工作。国英到港后积极开展党的地下秘密工作,至1929年2月间,国英在红磡造船厂码头乘工人下班之际,向工人宣传并散发传单时,不幸被英警逮捕,再度入狱,坐牢6个月,受尽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绝无暴露组织。后经我党地下人员聘请律师申辩,准其离境,但竟被国民党反动派引渡江门,转解广州遭暗杀,壮烈牺牲。时年24岁。


——《彭湃和他的战友》



六、余会: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天雷队”指导员,队长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余会(1916—1979),原名作源,字会,1916年出生,海丰南塗流清圩人。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海丰赤坑南塗:抗日历史

余会自幼家庭贫苦,青年时期深受其大兄余史江(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曾生抗日游击队,曾任东纵六支队副官,海丰县六区副区长,解放后任六区区长)二兄余铁夫(烈士,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革命,曾任叶挺将军组建的惠(阳)东(莞)宝(安)抗日总队大华游击队中队长,1939年8月在东莞与日寇作战中牺牲)的教育影响,立志投身革命。余会于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4月任中共海丰县九区(可塘)组织委员,1941年任六区(赤坑)委组织委员。这时候,汕尾已为日寇沦陷,六区按照县委指示,组织战时工作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1944年5月,余会任六(赤坑)、九区(可塘)党委书记;1945年初,日寇第二次侵犯海丰,同年2月,东江纵队第六支队独立第四大队开进六、九区敌后抗日,余会兼任独立第四大队组织委员,当时区委发动六、九区党员、群众配合部队打击日寇,经历大小20多场次战斗,六区在全县抗击日寇中战绩最为显著。1947年2月,海陆丰人民自卫队成立,余会任海陆丰人民自卫队“天雷队”指导员,同年4月,“天雷队”队长江国新在攻打青坑战斗中壮烈牺牲后,他兼任队长。在余会的指挥下,“天雷队”以勇猛作战著称,令敌人闻风丧胆,为海陆丰人民所推崇备至。1948年7月,海陆丰人民自卫总队改编为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第一支队五团,翌年1月又改编为粤赣湘边区纵队东江第一支队第五团,余会任五团独立第四大队指导员,兼二(公平)、六(赤坑)、九区(可塘)党委书记、工委主任。解放初期,余会任中共海丰县委常委、海丰县第一任公安局长、海丰县人民法院第一任审判庭庭长。为清匪反霸、巩固新政权、土地改革等作出巨大贡献。之后受“文革”迫害,积郁成疾,于1979年7月病逝。


——《两纵人物录》


(本图文转载自公众号:海丰县  余俊冰撰稿)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关于陆丰市辖区内新增严管路段的通告
[城事报料] 广汕高铁正式通车,汕尾站首批乘客出发!
[城事报料] 最新通告
[城事报料] 陈某某、高某某被判刑...
[城事报料] 汕尾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第三届第一次会员代表
[城事报料] 直播广东:汕尾:计划打造建设40条林分林相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