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4815|回复: 0

[论汕尾] 说话的简单艺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22 14:24:35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说话得体的话题有这样一则故事:

话说有一个人请他三位好友吃饭,到了约定时间,他的三位好友来了两位,最后一位好友还没到。这时候他很着急,两位先到的好友也有点情绪,可第三位好友迟迟未到。好友没到齐又不好意思先开饭,所以大家都在着急的等着。这时候请客的人说:“哎,你们看看,都什么时候了,他怎么还没来?真是的,该来的不来。”话音刚落,其中一个朋友站起来说:“你这是什么意思?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来了?你是说我们是不该来的吗?”说要头也不回的走了。这时候任由请客的那个人怎么叫都不听了。请客的人一面委屈的对着另一个好友说:“你看看,你看看,他这么小气干嘛?我又不是说他。”这时候这个好友也生气了,说:“你不是说他,那就是说我了?原来我是你说的那个不该来的人呀?”说要也走了。


这个故事说到这儿,大家都知道说话得体的重要性了吧?往往是一句不经意的话说出去,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用词不当、语气不对、环境不符,说出来就有不同的效果。比如:“你想吃点就买点来吃吧。”这句话换成是我们之间的对话可能是没什么特殊意义的,但换成是医生对某个人这么说,那就不由得我们思量了,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说话其实是一种艺术,同样的意思用词造句不同让人听起来的感受也会不同。比如我们去找人帮忙修理电视机,到了修理店,我们问修理师傅说:“你会修理电视机吗?”我想很多师傅都会回答:“我不会修理。”或者“没时间修理。”又或者“这种电视机没有零部件。”等等。总之就是不给你修理。如果我们换一种问法呢?比如:“你们这里有帮人修电视机吗?”我想这句话一出,所有的修理师傅都会帮你看看电视机的问题。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前者“你会不会修理电视机”是在质问修理师傅有没修理电视机的本领,所以人家愿意不愿意搭理你,会不会数落你,那就要看他们的心情了;后者“你们这里有没有帮人修理电视机?”这句话是在询问他们有没有修理电视机,这是给他们足够的面子,相信他们会修理,但他们不一定愿意修电视机。这句话一出,基本上所有修理店的师傅都不会拒绝帮你修电视机,即使他不懂修,你也给足他的面子。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说话得体的另一种表现是:说话时候发音要标准,否则也有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我有两个朋友开始的时候互不认识,一位姓张,一位姓陈。他们第一次见面后聊天很开心,突然陈姓的这位朋友问张姓的这位朋友说:“你是yu min吗?”张姓的这位朋友突然非常不高兴。我看到后马上帮陈姓的这个朋友解释说:“她说的是你是不是移民来的?”这时候张姓朋友才高兴了起来,回答说:“我是从外省而来的。”陈姓朋友不解为什么张姓朋友会生气也不解我为什么要给他解释,我跟她解释了缘由。陈姓朋友无意中问张姓朋友的那句话中的“yu min”两个字有可能会被人理解的中文意思有:“移民”、“愚民”、“渔民”问题就出在多音理解之上。张姓朋友刚开始的时候理解成“渔民”或者“愚民”了,他肯定不开心了。虽然说话的人没那个骂人的意思,但话说出来语音不纯,很容易给人的理解就不同,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无法是没那个文学水平的就别装那么有学问,尽量说一些常用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刚才那句话如果换成“你是从外地来的吗?”来询问的话就不会被人误会了。


说话语音不正说话不得体闹出了很多笑话。有一个海丰人说话发音不太正,海丰话发音的“起”字发音不正的时候会被说成是“死”字。有一次他去叫自己的老父亲吃早饭,那时老父亲刚好起床。叫了父亲吃饭后他就出来了,他的母亲就问他:“你爸爸起床了吗?”他回答说:“死(起)了,死(起)了,在穿衣服了。”这句话原本他是想说“起床了,(爸爸)正在穿衣服。”由于他口齿不伶俐把“起”字发音说成了“死”字,旁人听起来就是“死了,死了,在穿衣服了。”非常不文雅,误会深了!

说话不得体,有可能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容易引发纠纷;因发音不正而表现的不得体则可能会引发千古流传的笑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得出说话是非常有艺术的,同样的话不同人说、不同地方说、不同语气和环境都会有不同的意境。总之说话得体免得误会,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很重要!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拒绝搞形式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
[三唯论点] 关于霸凌的一点认识
[休闲生活] 怕出事就索性一禁了之
[三唯论点] 少搞形式主义是提高学习的好办法
[三唯论点] 别跟我说“辛苦”二字
[三唯论点] 你们还记得当年的校园恶霸们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