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28171|回复: 2

[议政] 授鱼不如授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16 15: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心无挂碍 于 2020-6-16 16:00 编辑

《老子》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是这样的,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教育6.png

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等,都是有用的,也都需要给具体方法。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对此很少关注,专家也很少研究。这是个大问题。作为汕尾教师,我们要大胆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不要每一本书都那么抠字眼,不一定全都要精读,要容许有相当部分的书是“连滚带爬”地读的,否则就很难有阅读面,也很难培养起阅读兴趣来。“连滚带爬”地读,包括浏览、快读、猜读、跳读,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但有老师指导一下,甚至纳入教学,就事半功倍了。这可能是激发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禁毒2.png

小时候我们读书,很多情况下都是“连滚带爬”、老师不怎么管,但我们自己也读得不错。小学四五年级读《西游记》,很多字都不认识,按照现代的语文教学的要求,不认识的字就要查字典,可是如果每隔几行就查字典,大概也就读不下去、趣味索然了。所以当时的读法就是跳着读,猜着读,大致能懂就一气呵成读下去。小孩子嘛,看到写风景的跳过去,看到诗词也不去管,遇到写妖怪的就多看两眼,很快读完一本,就有信心了。再读三侠五义、七侠五义、包龙图什么的,阅读面就上去了,读书的兴趣也有了。

图书.jpg

对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很重要,但不能都是精读,在很多时候,应当是“连滚带爬”的读。语文老师应当鼓励,而且给方法。教师要敢于让学生多读“闲书”。所谓的“闲书”是指规定读的书之外的那些课外书,是学生自己有兴趣选择读的书。现在很多家长、老师是不让学生读“闲书”的,怕耽误考试,学生自己选书还要经过老师批准,怎么可能还有兴趣?家长、老师越是不让孩子们读“闲书”,就越是打压阅读兴趣,语文素养也就不可能提高,考试也不见得考得好。

红色10.png

检讨一下,我们有些关于读书的传统的观点是不一定对的,比如“不动笔墨不看书”。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强调读写结合,可以这样要求。但这不应当作读所有书都必须遵循的戒律,凡是读书全都要求“动笔墨”,那就不切实际了。还有,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都要指向写作,作家的意图呀、手法呀、篇章呀,处处都是导向练习写作,这也未免太累了。能不能不那么“实际”,多让学生欣赏和感悟一下?有些司空见惯的观念,也未见得就正确,要想一想,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过犹不及。

图音体2.png

如今读书的风不盛,甚至低迷。国民读书读得较多的还是小学生,但到了初二,就几乎是个转折,之后便一路下滑。现在高中生几乎都是应考,除了教材教辅,就很少读课外书。高中三年完整地读过几本书的是少数。大学生读书状况也不乐观,很多大学生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读书,也是为了考试或者求职,读的是很实用的书。还有,就是网上的作品。

教育5.png

有一个家长送他的孩子到国外留学,孩子他有点不好意思说几乎全是上网阅读,最喜欢网络小说。他可能连一本正经的书都有完整读过。有点可惜。网上阅读也是阅读,也能提升阅读能力,但网上的确有太多的垃圾,要注意选择分辨,老是读那些消遣的刺激的甚至低级的东西,上瘾了很难办,培养什么口味还是要留意。年轻人还是要读一些有经典性的基本的书。

禁毒3.png

我们的学生读书情况不够好,国民阅读状况很差,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有的教师阅读甚至比学生更糟糕。很多老师也不是不读书,他们读的主要是与职业需要相关的实用的书。有人称之为“职业性阅读”。明后天就要上课了,赶紧找有关材料读一下。或者要评职称了,立竿见影读一些“救急”的书。此外,就很少自由的读书了。很多老师一年到头除了读几本备课用的书,其他很少读,除了上网,就是读一些畅销杂志。其实杂志是不能取替读书的。语文老师要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

不雅3.pn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汕尾人运用毛选到骨髓中
[三唯论点] 文明路与三马路交叉路段还要折腾多久
[三唯论点] 汕尾家庭教育,要从杨必成家教中获得智慧与传
[三唯论点] “陈旧”的政府大门值得点赞
[三唯论点] 再谈教师地位
[三唯论点] 汕尾存款全省末位,问题出在哪?

发表于 2020-6-16 17: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方法最重要。方法是指南,不是教条
发表于 2020-6-17 13: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对。这才是真正的师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