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新闻详情)
2013年以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广东省、深圳市、汕尾市工作部署要求,围绕“汕尾所需、深圳所能”,以先行示范的标准,高质量完成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从今天起,我台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脱贫攻坚答卷》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特区带老区共同发展 深汕对口帮扶显成效》。
2013年以来,深圳累计安排帮扶资金约95亿元,其中精准扶贫资金22亿元,民生帮扶资金34.5亿元,产业共建资金38.5亿元,拉动整合社会资源,注重发挥杠杆效应,为推动汕尾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8年来,深圳向汕尾派出帮扶干部746人次,其中市级指挥部干部72人次,区级指挥部干部26人次,驻村干部648人次,新一轮派驻干部151名,充实了基层扶贫力量。扶贫效果怎么样,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谈起生活的变化,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石村的贫困群众陈君程感受颇深。
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石村贫困群众 陈君程:以前家里很穷,(我)没读过什么书,就是没有什么劳动技能,只能在家里打打散工,收入很低,一个月只有一两千元,家里还有孩子,老婆也没有打工,就是在家里带孩子,还有老人的身体也不好,(还要)在家里照顾老人,自从这次在声武这个扶贫企业,在这里打工以后,现在的(月)工资涨到有五六千元,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
陈君程口中的“声武扶贫企业”,就是深圳市委组织部帮扶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石村的一个产业项目帮扶基地。此前,东石村村集体经济薄弱,集体经济常年为零收入。2019年,驻村工作队与东石村“两委”开展多方调研,引入深圳市属国企资源,因地制宜打造本地加工产业,入股50万元,扩建厂房,添置新设备,推动声武农副产品加工厂升级成为有限公司,通过党建引领,发动贫困群众参与生产,提升大米制品、炒米、花生、芝麻、腐竹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销售,大大地增加了扶贫产业的效益。
深圳市委组织部驻汕尾市城区东涌镇东石村工作队队长 侯雷:现在“声武”这个销量通过我们党建引领和产品研发,每年从100吨现在生产到300吨了,然后就业的岗位也增加了,我们下一步更考虑到研发更多的,更适合这种社会其他群体的,包括我们深圳这种市场销售能够迎合的产品,包括我们一些扶贫产品的网站,包括学习强国,我们都要帮它联系,我相信它的市场销路会越来越广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东石村产业帮扶项目基地只是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的一个缩影。深圳、汕尾两市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找准定位、主动融入、共同作为、示范引领”工作思路,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建引领,攻坚精准脱贫,狠抓重大民生,全力冲刺脱贫攻坚收官战役。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精准扶贫组组长 陈巧华:精准扶贫方面,实现200个对口帮扶贫困村“十项”出列标准100%完成,贫困人口“八有”脱贫标准100%达标,累计实际减贫16353户70009人,贫困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51元,有劳动力贫困户年人均收入17491元,村集体收入平均每村38.55万元。
下来,深圳对口帮扶汕尾工作将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综合谋划汕尾整体发展规划,切实以规划建设为引领,以帮扶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深圳产业发达、创新活跃、对外开放优势,巩固拓展帮扶产业的成果,推动对口帮扶工作打开新局面、再上新台阶。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精准扶贫组组长 陈巧华: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深圳、汕尾市委工作部署要求,再接再厉、善作善成、推动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在对口帮扶工作中先行示范,共同打造特区带动老区,老区支持特区的全国范例。
来源:汕尾广播电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