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真假警察的较量!海丰公安紧急劝阻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
“你好!是XX吗?” “我是XX市公安局警官”
“你涉嫌XX案,现在要对你进行调查” …… 您是否有接到过这样的电话? 是否被电话中的“警官”所迷惑? 殊不知,这样典型的开场白 就是被誉为“诈骗之王” 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常用套路
日前,海丰公安平东派出所再次劝阻了
一起冒充公检法诈骗 避免了事主黄女士遭受损失
案情回顾 2021年9月10日早上 平东派出所民警收到反诈中心短信 称本辖区有群众疑似和诈骗分子通话 要求进行劝阻防止受骗 接到短信后
民警立即联系事主黄女士
但电话一直处于忙线状态
经调查分析,黄女士身在珠海
无法及时进行有效线下劝阻
关键时刻,民警急中生智 在拨打黄女士电话的同时 通过发送短信、线下调查和添加微信 三管齐下,终于联系到黄女士 而面对电话两头“真假警察” 黄女士彻底蒙圈了
为获取黄女士信任
机智的叶警官与黄女士视频聊天
当看到视频中民警和派出所办公环境 黄女士这才恍然大悟
在诈骗分子一步步骗取黄女士信任 就要对其实施诈骗时 所幸派出所民警及时有效劝阻 这才避免了黄女士遭受损失 事后黄女士对尽职尽责的叶警官 表示感谢 并主动分享了案例细节 呼吁大家提高警惕,避免被骗
上图为诈骗分子发给黄女士的 “案件侦查信息”
上图为民警与黄女士微信聊天记录
普法时间
此类诈骗是犯罪分子较为常用的伎俩,也是众多诈骗案中较为多发的案例。在这里,海丰公安再次向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那些事!
01“冒充公检法”是什么骗术 产自台湾,历史最悠久、变种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骗术,没有之一。
被害人直接或间接遇到自称公安局的民警、检察院的检察官、法院的法官的骗子,告诉被害人“摊上事儿了”,贩毒、走私、洗钱、诈骗、身份被冒用犯罪等等,什么事儿严重犯什么事儿,有“拘留”、“通缉”、“传票”伺候,想“保平安”就乖乖配合,同时以“协助调查”、“自证清白”等理由要求被害人设置呼叫转移、进行网络贷款、下载恶意软件、到钓鱼网站填写信息、提供验证码、提供个人信息等、转账、扫码付款等,甚至给深度受骗被害人植入“特派员”幻想,协助骗子诈骗另一个被害人。
02“冒充公检法”为何被称为“诈骗之王”
冒充公检法的骗术框架依然是“建立人设→制造恐慌/兴奋情绪→实施操纵”。作为骗术之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不仅诈骗金额巨大,诈骗过程更是环环相扣,令人防不胜防,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已融汇多种心理操纵手法。
冒充公检法诈骗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精准性,而非撒网式的诈骗。诈骗分子掌握了受害者的部分身份信息,如性别、姓名、年龄、身份证、手机号、住址等,在博取受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也就是说,当冒充公检法诈骗找上你时,诈骗分子已经对你有了一定的了解。
03如何识别“冒充公检法”
诈骗骗子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奇怪的电话号码和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与被害人联系,并且经常会出现通缉、洗钱、走私、贩毒、身份被冒用犯罪等“摊上大事儿”的关键词。
骗子自称警察、检察官、法官等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或“帮助转接”国家权力机关工作人员,并且很“关注”被害人的钱、财产情况,要求被害人安装用途不明的App、登录指定的网站填写信息、申请网贷、扫码付款、提供短信验证码等繁琐的配合工作。
04如何防范“冒充公检法”诈骗
请及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成功登录后,点击“诈骗预警”-“立即开启”,即可开启全方位诈骗预警。
警方提醒
切记五个“凡是”
凡是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的电话,提到安全账户、清查资金、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某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帮”你转接电话至公检法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对通话内容绝对保密,或通过网络出示“通缉令”“警官证”“通缉令”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安人员要求通过电话、QQ、微信做笔录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前往酒店、家里、网吧等隐蔽环境接受调查或自证清白的,都是诈骗!
来源:平安海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