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4633|回复: 0

[论汕尾] 海丰的五四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海丰的五四记忆
◎戴镜兵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152.jpg
咸涩的海风裹挟着百年前的呐喊,掠过海丰斑驳的城墙。青苔漫漶的砖缝里,依稀可见当年青年们匆匆的足迹;老榕树枝桠间,仿佛还回荡着集会时震耳欲聋的口号。五四运动的惊雷劈开时代的阴霾,这片浸润着红土热血的土地,以沸腾的青春与赤诚的信念,在历史长卷上镌刻下永不褪色的篇章。
1919年的暮春,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如重锤般砸向神州大地,古老的海丰城率先在南粤大地掀起轩然大波。陈魁亚、郑志云等进步青年从书斋走向街头,他们眼中跳动的不只是对真理的渴望,更有对山河破碎的切肤之痛。在祠堂的烛火下,在学堂的长廊间,他们激烈地辩论着、筹划着,终于在时代的浪潮中,让海丰县学生联合会破土而出。这个新生的组织,恰似暗夜行船时亮起的灯塔,不仅为迷茫的同龄人指明方向,更以振臂一呼的勇气,唤醒了沉睡的民众。那些戴着学生蓝布帽的身影,那些在街头巷尾奔走相告的声音,让人们看到了民族脊梁最坚韧的模样。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143.jpg
   晨光微熹,集会的铜锣声骤然响起。海丰的进步师生们从四面八方汇聚,他们高举用竹竿挑起的标语,挥舞着自制的旗帜,如汹涌的潮水漫过青石街道。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怒吼此起彼伏,声浪冲破骑楼的飞檐,惊起盘旋的鸥鸟。学生们的布鞋踏过青石板,将爱国的信念深深烙印在每一寸土地上。当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和约签字的口号响彻云霄时,平日里沉默的小贩放下扁担,老人们拄着拐杖颤巍巍加入游行队伍,就连私塾里的孩童也攥紧拳头,学着大人们呼喊。他们如同觉醒的雄狮,用最炽热的青春,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的尊严不容践踏!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156.jpg
   话剧团和演讲队的足迹更是踏遍山海。他们背着简单的行囊,翻越重峦叠嶂,将舞台搭在村口的老榕树下,把讲台设在晒谷场的石碾旁。演员们身着粗布衣裳,用饱含血泪的表演重现青岛被占的屈辱;演讲者手持油纸伞,在暴雨中痛陈国家危亡。当扮演劳工的演员被日军推倒在地时,台下的阿婆抹着眼泪破口大骂;当说到巴黎和会的不公,年轻小伙们握紧拳头,恨不得立刻奔赴战场。这些流动的课堂,让反日爱国的火种在山海间燎原,让家国情怀在每个海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222.jpg
  抵制日货的行动,则是海丰人最坚定的无声抗争。学生联合会的成员们手持清单,穿梭在熙熙攘攘的商铺间。他们仔细查验货物标签,向店主耐心解释爱国的意义。面对商人的不解,他们晓之以理;遇到暗中售卖日货的行为,他们坚决抵制。在码头,青年们拦住装载日货的船只;在集市,妇女们互相提醒莫买东洋布。每一次查验,都是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每一声拒绝,都是对侵略者的有力回击。渐渐地,商铺的货架上国货标识越来越醒目,海丰人用实际行动,筑起了抵御经济侵略的长城。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211.jpg
彭湃等先驱者更以思想为火种,照亮海丰的未来。他们在简陋的茅草屋里,借着煤油灯昏黄的光亮,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撰写宣传文章。社会主义研究社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劳工解放、土地改革;《新海丰》的油墨香飘满街巷,让平均地权”“劳工万岁的理念深入人心。这些思想的光芒,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海丰的土地,为日后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217.jpg
时光荏苒,当年的热血青年已化作历史的星辰,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漫步在红宫红场,抚摸着刻满岁月痕迹的石柱,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热血沸腾。五四运动在海丰点燃的星火,不仅照亮了这片土地的革命征程,更化作一种精神血脉,流淌在每个海丰人的心中。如今,每当海风掠过红海湾,那呼啸声里,依然回响着百年前的青春誓言——为了民族复兴,为了山河无恙,一代又一代海丰儿女,正沿着先辈的足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201.jpg
微信图片_20250503201205.jpg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海丰的五四记忆
[三唯论点]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完结篇
[三唯论点] 山地间的抗日传奇 ——记四埔顶伏击战
[三唯论点]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十
[汕尾资讯] 汕尾市城区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大会圆满召开
[三唯论点] 《 辉煌的战绩 悲壮的历程》之九 浴血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