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还在睡梦中时,小区广播就开始用海丰话和普通话轮番播报"基孔肯雅热"预防指南了。"基孔肯雅热",那绕口的发音像只被捏住翅膀的蚊子在纱窗上扑腾。直至谁听到"伊蚊"就会感到害怕了。毕竟这声音每天要在楼栋间循环三十八遍,比广场舞神曲还上头。
说起来这病毒也真会挑地方,不敢在我们这盛产"广播哲学家"的地界兴风作浪。"清除积水"讲到"科学防蚊",广播的唾沫星子比灭蚊喷雾还密集。可转个弯到巷尾的垃圾堆,塑料袋里积的雨水能养出三茬孑孓,没人来撒药,倒有野猫在那喝"天然矿泉水"。
昨天跟佛山朋友视频,他正在清阳台呢。我对着镜头比划:"你看我们这高级,灭蚊靠声波攻击。"镜头外传来他们楼道消毒的喷雾声,我这边恰好响起广播:"请市民……清理……卫生……",背景音混在耳边的蚊子歌唱声,远处海水抚摸着淤泥,水里看似浮萍却是塑料瓶和其他杂物,愣是让它随波荡漾。
我最怕蹲在花坛边,因为我数蚊子的速度没它们给我的大腿“画”七八个包快。昨天在海某公园散步时,旁边大爷举着收音机散步,里面正播"蚊虫叮咬可传播病毒"。我忍不住问:"叔,这花丛里蚊子比广播词还多,咋没人来喷喷药?"大爷推推眼镜:"广播说了要全民行动嘛。"说完溜溜达达走了,留下我对着一丛盛开的"蚊子产房"发呆。
某些小区公告栏早就贴了"防蚊倡议书",红纸黑字印着"某某重视……全民参与……"。就是没教怎么让污水沟自己变干净;前几天下暴雨,时至今日还能发现某些积水里漂着的蚊子幼虫比广播里的提示音还活跃。
如今小区里的广播声成了新的白噪音,居民们该遛狗遛狗,该跳广场舞跳广场舞。有回广场舞音乐和防蚊广播串了线,"左三圈右三圈"混着"清除积水切断传播链",竟意外和谐。只是夜深人静时,总能隐隐约约听见不知道从哪里来的蚊子在集体哼唱:"感谢广播送助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其实大家都明白,与其让广播喇叭喊到沙哑,不如组织人手把污水塘清了;与其让志愿者拿着传单站成雕塑,不如多配几台消杀设备。毕竟基孔肯雅热的病毒不会因为听了广播就改邪归正,就像蚊子从来不会因为听了劝就放弃吸血——它们只怕实实在在的杀虫剂,和被清理干净的生存土壤。
什么时候我们的防蚊工作能少点声波攻击,多点实际行动,大概病毒听到广播声时,就该真的瑟瑟发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