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3381|回复: 2

[汕尾] 城墙城门旗杆夹——省第四批古村落超高村掠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9 13: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汕尾资信 于 2015-3-29 13:06 编辑

    入选省第四批古村落的超高村地理位置优越,山环水绕;东面与北面大山重叠作屏障,八万河绕山而过;南面是超高湖;西面有一条约二米的深水沟;村后树林茂密、繁花盛开。

    该村形态结构比较单一,由“三街六巷”组成:全村共有南北纵向巷道六条(外加两条城脚巷);有东西横向大街三条。

    超高村比较独特的有古城门、古城墙及四个铳櫃角;有旗杆夹三副;民居建筑大都是“下山虎”式,祠堂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四点金式、五间过座等等。

    城墙、城门、铳櫃角

    海陆丰的古村落多以“寨”“屯”等命名,像超高村这样以“城”命名的较为罕见。超高村的城墙、城门、铳櫃角较具特色。据该村申报资料显示,明朝初年,为防盗匪、豺狼虎豹,该村林氏始祖奏请知府同意,组织其他氏族劳力,历经三年四个月,挖取村东面“公山后”半座山的“石散泥土”夯实,才筑成至今犹存的超高城。城墙基础深达1.5米,厚1米,城墙高4米以上,大多保存完整。

    城墙正面中间建有一独特的城门,据说陆丰境内仅有两处(另一处在碣石南门口)。独特之处在于门口前下方(即门槛处)置有一条“月眉石”,门槛左右通道为车轮行道。门上方设有木制楼棚,大门上方留有左右两个圆孔,用于观察城外动静。同时置有两扇厚约15厘米的木门。

    城墙四角各设“铳櫃角”,设有若干铳眼,当外敌入侵时起守城卫村之用。

    旗杆夹

    超高村的城门外右前方竖立着三副旗杆夹,这是旧时代有功名者才能享有的荣耀。

    第一副旗杆夹据说是为大塘兵部主事卢锻(乾隆十年《陆丰县志》有专节介绍)立的。超高村全村皆姓林,卢煅的旗杆夹为何竖立在这里?

    据该村申报古村落资料记载,超高村元朝初期已有卢、王、关姓(后迁往碣石、大塘)、陈姓(后迁往花城)等氏族在此聚居,迄今已有七百三十多年。明初,超高村林姓始祖流落至此,看这里适合居住,遂有落户之意。林氏始祖原准备在村右前方(卧狗地)搭寮为居,卢、关、王等姓氏愿纳林姓先祖同住,于是,大家共同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至明末清初,社会动荡,他姓逐渐外徙,这才形成林氏独姓村。至今超高村中还遗留有王厝巷、卢厝巷、兵部遗址、四仔巷、关厝养马巷及祠堂仔等等旧迹。这些旧迹虽残破不堪,但也是该村历史悠久的见证。

    第二副旗杆夹传为清乾隆十八年进士林逢泰所竖,记者查《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卷三《教育与科技》中的《历代进士、举人、贡士名录》,计海陆丰历代进士共38人,林姓6 人,并无林逢泰其人;第三副旗杆夹系为嘉庆二十二年进士林飞鹤所竖。惜记者手头只有乾隆十年版《陆丰县志》,林逢泰、林飞鹤的功名均在乾隆十年之后所得,加上本村后人语焉不详,因此两人事迹不明。(来源:汕尾日报记者 沈洛羊)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市政府党组会议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汕尾资讯] 市政府常务会议召开 研究部署民生实事推进、
[汕尾资讯]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汕尾资讯] 汕尾渔港实现“一港一章”全覆盖 规范渔港管
[汕尾资讯] 【市供销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汕尾资讯] 城区举办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会

发表于 2015-3-29 16: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发表于 2015-3-29 23: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海陆丰到处有历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