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40032|回复: 1

[陆丰] 新兴村的“硬家长”——记陆丰市甲东镇新兴村党支部书记蔡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12: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义树权威,文明促和谐。在陆丰甲东半岛的新兴村,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村容村貌,而且文明气息浓厚,社会生态环境优良。
  这个有着1000多户7000多人口且姓氏多、半渔半盐半农的村庄,是怎样打造出“文明风吹乡村和”景象的?让我们走进这个村庄,一起认识一个关键人物——在这里担任了30年村支书的蔡萍。
  软硬兼施扬正义
  刚见到蔡萍时,这位已年过六旬的老支书似乎并不愿意多谈。话匣子慢慢打开后,他才滔滔不绝地向人们讲起村里的各种故事。“我就是想为村民多办点事。”蔡萍说。话很朴实,却不乏威严。
  甲东镇属于陆丰“三甲”(甲子、甲东、甲西)地区。这一地区个别村落制贩毒情况严重,多次被媒体推上风口浪尖,老百姓深受“毒害”。然而在新兴却是另一番文明和谐之象。老书记蔡萍三十年如一日,以他的正能量引领着村干部和村民们,使该村成为该地区一块可贵的净土。
  三十年前,新兴村其实和周边其他村落并没什么两样。蔡萍当上村支书后,为了纠正村里的陋习,可没少花“硬”功夫。当地干部告诉我们,蔡萍就像是村里的一家之长。曾经有村民在村里乱扔垃圾被蔡萍瞧见,他也不多说,直接上前把那袋垃圾捡了起来,扔回到村民的家里去,令那位村民羞赧不已。虽然这种方式“生硬”点,但也确实管用奏效。如今,村民们都自觉将生活垃圾放到指定垃圾点,由专人处理,以往脏乱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近年来,蔡萍带领村“两委”的同志们,以创建平安新兴村为抓手,首先做起了“调解”的大文章。村干部个个都落实责任,建立了“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值班不放假”的责任制和矛盾纠纷现场公办处理制。2013年除夕,村里有邻居两家因水沟排水的小事闹得激烈,值班的蔡萍立即带着干部到现场,一阵说服、劝止,使两家握手言和。“做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村里形成村委有人找,事情有人办,工作有人管的工作格局。”蔡萍一脸坚定地说。
  蔡萍当过兵,军营生活造就了他嫉恶如仇、直来直往、敢作敢当的鲜明个性。以此,在村民当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
  十几年前,村民蔡某仗着自己来自强房大族,在村里欺大压小,以“大哥”自居,经常寻衅滋事,打人骂人,村民敢怒而不敢言,忧心忡忡。这位“大哥”,甚至连计划生育政策也要抗拒。
  蔡萍一心要为群众们拔掉这根“刺头”。他多次到蔡某家中好言相劝,可换回来的却是蔡某的粗言辱骂。蔡萍楞是凭着一股敢于“碰钉子”的劲头和誓不罢休的“牛脾气”,终将蔡某制服,把他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给村民们撑了腰。
  谈及这段往事,蔡萍只是淡淡一笑:“过去的事不提啦,只要有诚意和耐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现在其他村还有的人仗着有钱欺负人,在我们村就不敢。”
  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村干部化解矛盾的工作很见效,事无巨细,做到让老百姓不跑远路、不花钞票、不打官司、不伤感情,就地解决问题。“三十年来,新兴村没有一宗刑事案件,更未发生越级、群体性上访事件。” 蔡萍不无自豪地说。
  让蔡萍在村里树起威信的,不仅有他“强硬”的一面,还有他“温文”的另一面。他率先带领村民们制定了村规民约。
  “我们这里的村民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文明素质却不低。早在1987年我们就订立了民约村规。”蔡萍如是说。当时,针对村里存在的乱占乱建乱倒垃圾等现象,村里根据村民的自治意愿,专门订立了村规民约,对乱占乱建、卫生清洁、乡里和睦等,作出了具体规定,用红纸印刷,然后分发到各家各户。
  跟随蔡萍走进村里新建的新兴市场时,商贩们都热情地向蔡萍打招呼。一家粮油铺的店主李姨说,市场下午六点收档后,店里的东西都不用人看管,她不担心有人来偷拿。“东西放在这里都没关系的。”李姨笑着说。
  在新兴村,说“路不拾遗”传言不虚。该村一直不需要设置治安队。蔡萍说,在他任村支书的三十年里,村里没有发生过一宗刑事案件,也没有发生过一起越级或群体性上访事件。
  为了把家园建设好,蔡萍带领群众开始了建市场修道路的美化工程。当时村里没钱,村干部努力集资70多万元,建起了市场。接着又筹资30多万元,修了硬底化道路,并安上了路灯。还整修灌溉渠、排污沟等。实现了乡村道路、村组道路、组与组道路路路通。
  同时,村里重视文化宣传建设,充分利用文化栏这一阵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乡风文明等。在村委办公地,还建起了村民开展自我教育的“文化墙”,让群众随时随地接受道德教育和文明熏陶,学习科技、法规,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新风尚。
  蔡萍说,村规民约的作用显而易见。比如,乱倒垃圾的现象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村民自觉将生活垃圾放到了村里规定的垃圾点;乱占乱建的现象很早销声匿迹……
  “自己不做好就别当干部!”
  “村干部要团结,不管做什么事情,村干部都要团结。”提及他率领的这帮村干部,蔡萍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火车要靠车头带’,村委会的干部自己不做好,怎么能服众?首先村干部自身要过硬,群众的眼光是一杆秤。”在村里推行计划生育工作时,他首先就要求村干部自己要带好头。“自己不做好就不要当村干部!”
  跟着村老支书蔡萍,村干部们也没少吃“苦头”。村干部们开会不敢迟到;村干部离开新兴村到外面过夜,要请假;大年初一,村委会值班也不能少。而这样的“苦头”换来的是村里的“甜头”。“村民有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来找村委会。” 蔡萍说这句话的时候,言语中流露出一股自豪感。
  几十年来,蔡萍带领的村两委干部自觉厉行节约,坚持过“紧日子”。新兴村村集体收入并不富裕,蔡萍对每一笔开支都严格把关,对每一件公物都倍加爱惜,“哪怕村干部值班时弄丢一只茶杯,也要自己买回来。”
  村“两委”还定了一条铁规矩:不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前来交流或检查的机关单位,一律都不招待宴请;待客都是清茶一杯。“有领导过来视察,我直接说,来我这里什么都没有,大吃大喝干不了,来了就是喝杯茶。”蔡萍说。
  据了解,村集体收入一年十多万元,除去必要开支之外,蔡萍把省下来的钱用于村里搞卫生,修路。
  蔡萍带领的村两委一班人办事公道,不分贫富、不分亲疏,讲究“一碗水端平”。凡是“两委”定了的事,任何人都不能擅自更改。村干部蔡水鸟的儿媳妇是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对象,其儿子外出打工,蔡水鸟主动带其儿媳妇去落实计划生育措施;村干部蔡乃天的弟弟也是计生对象,蔡乃天也主动带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在村里,“入土为安”的观念根深蒂固。为了落实上级推进“火化”的工作部署,村委召开了有63名代表参加的议事会,要求全村“从此动真格实行遗体火化,不能偷埋”;同时指定一名村干部专为丧家负责办理火葬手续。会后两天,村小学校长的一个40多岁弟弟去世,就按规定送去火化。尔后不久,村前任老支书蔡永昌的妻子去世,也是按规定实行了火葬。
  “村干部要多听村民反映问题,不能老是呆在家里,要多走走。”蔡萍说,有时候他通过和村民交谈,发现谁家小孩一有不诚信的苗头,就会告诉其父母,趁孩子还没养成说谎习惯时就帮助其改正。久而久之,不少村民都乐于向蔡萍掏心窝,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当村支书一干就是三十年,累,想着退休但村民们又不甚答应,镇里的领导也不让。”蔡萍说着,有点无奈,又像欣慰……
  果然,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中,蔡萍又一次高票当选了村支书……(陆丰市纪委监察局供稿)来源:汕尾日报 

楼主热帖
[汕尾资讯] 乘势而上 接续奋斗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陆丰
[汕尾资讯] 陆丰:三产融合陆海统筹奏响发展强音
[汕尾资讯] 执“文旅”之笔 绘振兴图景 ——陆丰市文旅融
[汕尾资讯] 陆丰前三季度经济稳健前行 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汕尾资讯] 河西街道夏陇村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
[汕尾资讯] 陆丰创新“五个一批”机制 建强干部队伍 为乡

发表于 2014-12-12 23:3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