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0年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海丰县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新机制各项综合改革,并于2012年列入全省首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该县完善机制,加大投入,努力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该县“卫生保健网”越织越密。 全县17家乡镇卫生院开展综合改革完善运行新机制以来,加大财政投入和人才建设,在实施药物零差率销售的同时,为辖区内居民免费提供九大类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筑牢防疫大堤,确保该县不出现流行性疾病大面积传播。截至去年10月底,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8%;重性精神疾病人员管理率100%;农村孕妇住院率100%;一类疫苗接种率95%;65岁以上老年人管理率86%;农村妇女“二癌”筛查,完成宫颈癌检查20828人次,乳腺癌检查3319人次;县省级卫生镇、村创建数量处于全市领先地位。自2011年3月1日开始严格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所有药物实施零差率销售。至去年9月,门诊病人人均费用下降12.4%,住院病人人均费用下降16.7%。全县237个行政村,实行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的有232个农村卫生室,占比97.89%。 同时,该县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根据《海丰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工作方案》,该县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明确县人民政府作为试点医院的举办主体,明确卫生、财政、人社、编制等相关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县级公立医院作为县域内医疗服务枢纽地位。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该县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收费、财政投入、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等综合途径和联动政策同步推进的方式给予补偿,对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减少方面进行补偿。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落实和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据了解,县彭湃医院自2013年12月1日取消药物加成收入后,截至去年10月底止,共减少药物收入1400万元。群众看病费用明显减轻。此外,县镇二级公立医院普遍设立平价药包和平价诊室,全县还设立了5家平价药店,努力减低群众就医用药负担。 随着国家支持鼓励社会办医政策的推行,一批民营医院在该县“安营扎寨”,目前已开办运行的有粤东医院、水电医院、汕尾精神康复医院、黄江医院、老区人民医院等民营医院,为该县群众提供不同层次、富有特色的医疗保健服务。彭湃医院城东分院、泰林医院等正在积极筹建之中。(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