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很荣幸加入了陆丰作协,更荣幸的是在作协的刊物《陆丰文学》认识了本土优秀的作家陈再见,他是我们陆丰文坛的骄傲。”陆丰作协很多会员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日前,陆丰市作家协会主办了“青年作家陈再见小说研讨会”。
生于1982年的陈再见,是陆丰市甲西镇后湖村人,2004年赴深圳打工;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从事自由撰稿,至今已在《人民文学》、《当代》、《青年文学》、《作品》、《大家》、《文汇报》、《新华日报》、《打工文学》等上百个报刊发表作品百万字;有的小说被《小说选刊》等刊选载;2014年10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一只鸟仔独支脚》;公认为是继王十月、郑小琼后我国第三代打工文学主要代表作家之一。陈再见现居深圳,是中国作协会员,广东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六年中,从一个打工者华丽转身,成就了文坛的奇迹。
殷切寄语:勇于立言,不断创新
陆丰市委有关领导高度关心、支持此次研讨会。据了解,由本地举办本土作家小说创作研讨会,不但在陆丰,即便在汕尾也尚属首次。近年来,围绕实施陆丰“文化强市”战略,陆丰作家发扬人文精神,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深厚本土文化底蕴、体现陆丰乡村变化的优秀作品,形成了具有较强整体实力的一个创作群体。自2013年8月陆丰市作家协会成立以来,一批优秀会员创作颇丰,其中陈再见于2014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是陆丰作者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陆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薏菁在研讨会上寄语,希望陆丰的作家同志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陆丰文学水平更上新台阶;勇于立言,不断创新,开拓文学创作新天地;齐心协力,同绘陆丰文学美好明天。该市市委宣传部有关同志认为,陈再见的作品很感动人,他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较高的文学修养造就了他的作品的高度。“陈再见虽然年轻,但他作品的精彩多。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促进交流,共同提高,营造更好更浓的文化氛围,打造良好的精神文明风尚。
陆丰市文联领导从陈再见走过的创作道路中,总结了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创作永远离不开时代和生活,二是创新求变是文学创作的不竭动力,三是有责任感的勤奋写作是优秀作家的基本素质。陆丰作协主席在欢迎辞中提议,陆丰的作家朋友们要学习陈再见执着勤奋的文学创作精神,进一步提高精品意识,争取创作出一批水平更高的文学作品,获取更多的奖励荣誉,繁荣和发展陆丰的文学事业。
经验告白:阅读经典,训练能力
陈再见在会上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2004年他离开陆丰,遇到老乡给介绍工作,老老实实打了四年工,但实在受不了那样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了,又因为一个偶尔的机会,觉得写作似乎可以救自己。那就尝试着自救,结果一试,转眼就六年了。他说:“六年来,这么一点成绩,其实也不算什么,面对浩瀚的文学时,我多数时候是自卑和自我怀疑的。当然,作为陆丰作协的一员,我又不得不被当作一个榜样,甚至是所谓的标杆,说实在话,这并非我的自愿,我也不敢。这些结果都不是我当时离开陆丰时所能想到的。”
陈再见毫无保留地向文友们分析了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对于创作的重要性,提出要向传统学习,要注重经典意识阅读、深度阅读,阅读中体会语言、结构、视野、角度、叙述等。
交流碰撞:深尝细品,提升水平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让内行点评作品,无形中增加了这场研讨会的学术性。与会者对陈再见的小说作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省作协会员蔡金兵说,陈再见的小说,牵引着读者跟随他的叙述,在叙述中拉开情节的发展,以平民的视角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跟着主人公的人生际遇一起感受或喟叹,一起体验阅读的快感,同时带给人思考。“陈再见的湖村系列小说中,以湖村作为特定的创作环境,笔下的人物,倾注了作者满腔的热情,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一分子,他以后湖村作为创作原型,进行小说的再加工,每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湖村的风土人情、湖光山色,在他艺术匠心的打造下绽放出鲜活的色彩。”陆丰作协会员、本土作者蔡海燕说,一个人所想要的幸福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要躲进了臆想病态中才能获得,这就是陈再见小说里最常出现的无奈。“陈再见在小说中塑造的‘母亲’和‘哥哥’这两类人物不仅使故土的风貌充满了诗意,也充满了人性柔软的依恋、脆弱的感伤。”小说极具洞察力和吸引力,经常在现实的叙述中注入适度的现代意识,以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尽可能地获得读者最广泛的共鸣。陈再见也擅长于巧妙地安排小说线索、情节,擅长描写田园风光,在不同的情节需要时,穿插诗意、丑陋、俗语,不同的语言风格塑造不同的人物典型,使小说人物更加丰满,使故事情节呈现出人间千姿百态,人生五味杂陈。
来自海丰县的中国作协会员石磊说,陈再见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能把小人物、平凡事写好、写活很不容易。他的小说,以农村为题材的也比较多,语言很有海陆丰的地方特色,乡味浓,耐人寻味。”省作协会员、《汕尾日报》副刊部编辑沈洛羊吃惊于陈再见对文学创作的严谨态度。但他认为,陈再见的作品风格还不够明显,与国内文坛那拨作家的文风有很多相似性。“希望我们故乡独有的民俗风情能成为再见笔下的一部分。”来自海丰的省作协会员许宇航笑言:期待陈再见小说中的湖村像莫言笔下的山东高密那样闻名。来自海丰县的省作协会员庄木辉也踊跃发言。
这是一次以坦诚之心对待小说与创作的研讨。此次青年作家陈再见小说研讨会迈出了汕尾市文学研讨的第一步。“我希望文学创作者们能够在相互的观点碰撞中有所启发,形成、巩固和发展本地作家群的集体创作力量。”本次研讨会主办方有关同志如是说。(来源 汕尾日报 通讯员 蔡赞生 陈建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