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
查看: 29195|回复: 4

[深汕区] 深汕区未来将融入珠三角城市圈,带动我市经济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4 22: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城“融珠”记

2014年年末,处于珠三角两翼边缘的汕尾市和阳江市,分别收获了一份大礼——前者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经省政府批准印发;后者加入珠中江经济圈的请示得到了省政府的批复,阳江有望按3+1(珠中江+阳江)模式参与经济圈建设。
融入珠三角,是汕尾、阳江等粤东西北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份大礼,意味着这两个城市的“融珠”进程,迈开了实质性的一大步。
让人期待的是,这两个城市将走出一条怎样的“融珠”之路。

■本刊记者/叶石界   通讯员/邹呈娣   发自汕尾
已经摸索了数年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如今迈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合作区将成为汕尾乃至粤东的一个增长极,也将成为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的示范区
在汕尾与惠州的交界处,千百年来都是一片宽阔的山区。2011年2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汕尾的鹅埠、赤石、鲘门、小漠四镇和圆墩林场画下了一个大圈,勾勒出468.3平方公里批准设立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片山区注定要进入不平凡的发展历程。
近日,《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总体规划(201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印发。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将是汕尾乃至粤东的一个增长极,也是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的示范区。

汕尾“融珠”的主战场
2014年12月21日,正值冬至前一日。
这一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年内第二次来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视察。他强调,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对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合作模式的创新,对于打造珠三角地区先进生产力向外辐射的承接地意义重大。
省委书记一年两次专程视察,由此可见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的重视程度。
《规划》提出,未来合作区将形成“四区一城”的格局,即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深圳产业拓展支撑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协作区、粤东振兴发展先行区和现代产业新城。
作为深汕两市合作共建的产物,合作区从一开始以产业转移园带动汕尾发展的角色,到如今“四区一城”的定位,是一个不断升级嬗变的过程。
而在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的战略中,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设注定将起到历史性作用。
从2009年开始,广东就大力推动汕尾融入珠三角。2013年7月,省委、省政府提出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汕尾市要全面融入珠三角。
2014年初,汕尾向省政府呈报《关于请求同意汕尾市加入深莞惠经济圈的请示》。去年7月份,省政府同意汕尾的这一请示。
“省里希望汕尾心无旁骛,向西发展,加快融入珠三角。”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而合作区正是汕尾全面融入珠三角的主战场。“我们正从产业、经营机制、理念、城市建设等全方位跟珠三角特别是深圳对接,高起点规划建设合作区。”
引人注意的是,在深圳盐田港集团的参与建设下,未来10年深汕特别合作区将依托小漠港打造一个新的“盐田港”。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看来,这将是振兴粤东的战略性项目,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性节点工程。
这意味着未来合作区不仅将带动整个粤东的发展,也有力地拉动整个汕尾往西发展,成为珠三角经济圈的一部分。

深圳经验+汕尾空间
2011年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成立后,一直广受外界的关注。
2014年4月,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一个分界点。此时,深圳、汕尾的分工得到明确——前者主导合作区开发建设和经济管理,后者负责社会事务和征地拆迁。
同时,深汕特别合作区由广东省政府、深圳和汕尾分别出资2亿元、3亿元、1亿元共6亿元,搭建了投融资平台——深汕特别合作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负责起步区开发、建设和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
为方便协调两市的工作,从深圳过来担任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主任的何学文,既担任汕尾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总指挥,还兼任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一职。
在深汕两市理顺合作体制机制、明确分工后,合作区的建设步入高速发展期。
“当前,深汕区如同一张白纸,基础薄弱,做得好将是广东的新亮点、粤东的新增长极,做得不好则可能是一个烂尾工程。”这样的紧迫感,时刻盘绕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领导的心头。
从深圳过来的干部中,还有6名局级干部和20多名处级干部,分别在重要部门担任负责人。这批来自发达地区的干部正营造着全新的工作氛围。
不久前,原来在汕尾当地媒体工作的小邹,被管委会招聘进来负责宣传工作。刚到 深汕区,她就感受到了工作节奏变化之大。“管委会领导、部门负责人非常务实,经常在饭堂吃午饭时讨论工作,聊完放下餐盘就去干活了。”小邹感慨地说。
事实上,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上下无不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从2014年4月至今,他们先后接见了180多批共2000多家企业。经过努力争取后,企业提出投资意向的项目有160多个。
“之前很多企业还处于观望中,但是冲着这股工作新作风、新态度,他们都坚定决心来投资了。”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周建文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合作区还将借助深圳的政务服务资源,建立相应的行政服务体系。“就是要营造一个办事靠规则、靠法律,而不是靠人际关系的氛围,形成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周建文说。

绘就“未来之城”
如今,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在成为汕尾乃至粤东地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截至目前,合作区实现了37个项目相继开工,投资额超过了250亿元;另外已经签约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36个,总投资900多亿元。“基本上每周都有企业组团考察,招商引资力度前所未有。”周建文感慨地对记者说。
生产高分子复合材料的深圳市康强建筑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是较早落户合作区的企业之一。公司总经理步丰琴对记者坦言,之所以落户深汕区,一方面是这里可以享受特区政策和振兴粤东西北政策的叠加红利,另一方面则是看好深汕区的未来。
不过,这并不是合作区的全部。
“深汕区绝不只是建设一个开发区、一个工业园,而是要打造为‘产业高地、生命绿洲、未来之城’。”何学文向记者解释,产业高地,是与珠三角特别是深圳的未来产业高度配套衔接,部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航空、健康产业、海洋产业等产业;生命绿洲,则是要做一个跟健康养生结合起来的滨海度假旅游区,成为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台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的福地。
“特别是作为深圳未来高端产业的拓展区,未来深汕区将有大量的项目来自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经济贸易和科技局局长马鲁宁告诉记者,当前37个开工的项目中来自深圳的就有29个,投资额超过190亿元,占总量近80%。
最终,深汕区要发展为一座新城。
按照设想,到2020年深汕特别合作区起步区基本建成,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5亿元以上,人均GDP达到10万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亿元以上。
除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布局,深汕区也通盘部署了城市规划。
“我们要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拉开整个城市的发展框架。”何学文告诉记者,未来的深汕区,将发展信息产业城、生物制药城、生命健康城、海港新城、通航小镇等不同城市组团。同时,依托十几公里长的沙滩发展滨海旅游,建设渔人码头、万国美食街和海滨栈道,布置20多家高档次的酒店,目标是发展为珠三角滨海旅游最热门的地方。
在深汕区城市管理方面,也将引入珠三角的经验。比如财政管理将参照顺德模式实行省直管,接下来地税、公安等管理模式也将得到明确,等等。
可以想象,未来的合作区不仅将带动汕尾融入珠三角经济圈,也将融入珠三角城市圈。
    (本文责编/郭芳)





该贴已经同步到 深汕资讯的微博
3041938_171851197170_2_meitu_1.jpg
362232_20141014010749913395_1.jpg
U11128P693DT20150114175854.jpg
20150119165634966.jpg

楼主热帖
[城事报料] 深汕捷运线将优化线路设置
[城事报料] 珠三角首条捷运--深汕捷运今日开通!
[城事报料] 深汕捷运今起开启开售
[汕尾资讯] 深汕区与海丰县召开合作联席会议
[汕尾资讯] 深汕区水底山温泉庄园启动二期建设
[汕尾资讯] 广州海丰商会考察我区:同进共赢,回报汕尾家

发表于 2015-3-5 08: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你知道我听这个“全面融入珠三角”听了几年了吗
发表于 2015-3-5 08: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每次都说全面融入珠三角
发表于 2015-3-5 09: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阳江可以依靠谁,珠海?中山?江门?
发表于 2015-3-5 22:08:4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年深汕区规划开始年年说大发展,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停留在口号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