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城区新港街道创建法治村社活动示范点,红卫村在开展创建活动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该村注重创建法治村社活动的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标语、设立创建活动宣传专栏、观看普法宣传片等,努力营造人人学法、人人讲法的良好氛围。并注重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红卫村“两委”干部上班及绩效管理制度》、《红卫村财务工作制度》、《红卫村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等,认真落实党务、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两委”运作。其中,由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的《红卫村村民委员会自治章程》共九章51条,涉及村集体经济、村干部管理、渔业劳动关系、村民福利等内容,保障该村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按章程办事。
同时,该村注重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为加强村务管理,该村选举出85名村民代表,从村民代表中推选出人员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形成了村“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船长、组长,以及村监委会为一体的民主决策网络。在日常工作中,对本村重大问题实行集体讨论、层层把关、民主决策。如低保户申请救济一事,该村充分发扬民主作风,成立村低保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长等43人组成。通过对低保申请户逐一摸清情况,逐户讨论决定,提高透明度。并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监督作用,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凡涉及村民利益的低保、公益事业、慈善活动以及村务收支等情况都及时上墙公布,接受村监委会和村民的监督。村民对村务财务的有关事项有疑问时,向监委会反映,开展监督。近年来,该村的船长、老板们每年都自愿捐资近100万元,由村“两委”统一用于扶贫、救灾、助学等公益事业,并及时将所有的开支一一张榜公布,做到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白,增进了干群互信。(来源:汕尾日报 记者 曹楠楠 通讯员 邹春怀 庄海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