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查看: 1792|回复: 0

[论汕尾] 敬畏自然是生命的底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 小时前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还记得9月23日至24日,超强台风“桦加沙”席卷汕尾,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3级(40米/秒),沿海阵风超10级,狂风暴雨导致树木倒伏、道路中断,全市启动台风红色预警和“五停”措施,要求市民“人不出门,车不上路”吗?然而在这样的极端天气里,一则令人扼腕的消息传来:当地某医院的一名医生执意外出钓鱼,最终被狂风卷走,历经一个月才在湛江找到遗体。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生命的逝去,更敲响了敬畏自然、恪守规律的警钟。

渔民群体对自然的敬畏,早已融入生活的细节。出海前祭拜祈福,用餐时不翻鱼身,这些看似朴素的习俗,实则是祖辈流传的生存智慧——在变幻莫测的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始终有限,唯有心存敬畏、顺势而为,才能求得平安。这种“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不是迷信盲从,而是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知,是无数次灾难教训凝结的生存准则。

反观这位医生的行为,令人费解更令人痛惜。作为具备科学素养的专业人士,他理应清楚13级台风的破坏力,也必然收到了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和“五停”通知。但他却无视警示,将“战天斗地”的勇气异化为挑战自然的鲁莽,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类似的悲剧并非个例,曾有汕尾市民在12级大风中仍外出劳作,被吹落的广告牌砸中身亡;南澳海域也发生过渔船无视风浪预警出海,导致3死2伤的事故。这些案例反复证明,违背自然规律的“逞强”,从来都不是勇气,而是对生命的漠视。

科学的进步赋予了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从气象预警到智慧应急广播,我们已能通过科技手段提前规避风险。安徽天长市在台风防御中,通过“空中巡检+地面播报”的立体预警网络,成功转移百余居民实现零伤亡,这正是“科技防灾”与“敬畏自然”的完美结合。但科技的底气不应成为藐视规律的资本,医生治病救人依靠的是遵循医学规律,抵御台风同样需要遵循自然规律,任何职业光环都不能凌驾于生命安全之上。

“战天斗地”的乐观主义精神值得肯定,但这种精神的内核是直面困难的勇气,而非挑战规律的鲁莽。人类与自然相处,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对抗,而是相互尊重的共生。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手段预测台风路径、加固防护设施,却无法改变台风的自然属性;我们可以凭借智慧减少灾害损失,却不能违背规律肆意妄为。敬畏自然,不是被动退缩,而是认清人与自然的边界,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

这场台风中的悲剧,是一声沉重的警示。在自然伟力面前,每个人都应保持谦卑之心,将敬畏规律内化为行为自觉。无论是极端天气下的主动避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合规行事,都是对生命的负责。科学的头脑更应搭配敬畏的心态,专业的素养更应辅以理性的判断。唯有既怀“战天斗地”的勇气,又存“敬畏自然”的谦卑,才能在与自然的相处中趋利避害,守护好生命的底线。这既是对逝者的告慰,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铭记的生存之道。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敬畏自然是生命的底线
[三唯论点] 生命真脆弱
[三唯论点] 由汕尾市委书记用英语推介汕尾想起
[三唯论点] 海陆丰文化会消失吗
[三唯论点] 汕尾的风,吹不散阶层的墙
[三唯论点] 一毫莫取守初心,清风两袖铸官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