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hkhenry 于 2013-10-16 17:06 编辑
夜,悄悄地降臨了.天空升起一輪皎潔的明月, 月光在海面上輕輕蕩漾.在銀色月光下,汕尾港顯得格外寧靜.
今夜,我牽著內子的手, 輕輕地登上鳳山頂.在山頂上,大地的景色盡在我們腳下.水域寬闊的港口,波曲的海水,崇峻的山嶺,林立的小樓房,井井有條的馬路,熙來攘往的人和車,金黃色的街燈和萬家的燈火,再加上山下媽祖廟的朱樓碧瓦,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國晝.在媽祖像的腳下, 我們輕鬆地談心,誠心地祈福,並吟唱古詩:"海天東望夕茫茫,山勢川形闊復长,燈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我們想,這裡真是靈山秀水的清幽之地,沒有一點雜音,勝過天上人間.這時候,從遠處吹來一陣陣涼風,令我們的發梢微微翘起來,倍感舒暢. 於是,我們用緩慢的腳步,輕輕下山.
來到海旁,只見不計其數的漁船整齊地並列在一起,它們一只倚著一只,船的頭和尾都插著一面旗,像古代的戰船.這令我跟內子想起三國赤壁之戰.那種萬船對峙,互相監視的情景. 有些漁船更是燈光透明, 宛如處身在丹青的詩情畫意,給人一種悠遊的感覺. 我們走了走,走到渡口, 渡口有我童年的回憶,那時候,爸爸去探親,會帶上我.坐著木板的渡輪,緩緩地過海.今晚,我跟內子再次乘坐渡輪.在渡輪上,看見岸邊的燈火朦朧,像是發光的螢火蟲.在它們的照耀下,我們陶醉了,並想起一首唐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此詩的意境用來形容今天的情形最適合不過.
欣賞了岸邊的美景, 我們坐著三輪車,來到有名的二馬路.二馬路有多少年歷史,我也無從知道,只知道這條馬路陪伴了好多汕尾人的成長,見證歷史的更替和時代的變遷. 如果它是汕尾歷史的活化石,一點都沒錯. 這裡人流絡繹不絕,店家都通霄達旦地做生意.加上悠久的建築物,各種特色的小食,美味的海鮮大餐,各類的衣履鞋襪,都令不少人慕名而來. 我們一邊漫步, 一邊尋找汕尾特色食品. 菜包粿,小米,菜茶,海鮮粥,牛肉餅, 涼粉,涼丸,芝麻糊,九毛膏等小食,都給一種懷舊的感覺. 因此,時光倒流,我彷彿進入二十多年前的夜市生活,那時候的二馬路,跟今晚一樣興旺,爸爸和媽媽喜歡帶我們來這裡遊逛.那是家庭聚會的美好時光.沒想到二十多年後的今晚,仍然能夠找到當年的味道,真是“前尘往事断肠诗,侬为君痴君不知.莫道世界真意少,自古人间多情痴".
就是一份情癡,令我們繼續走了走,走到累了,就到海旁的涼亭歇腳.今晚的明月特別光亮, 像中秋夜那般圓滿:"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雖然家鄉已經煥然一新,但這裡跟以前一樣, 好多傳統的東西仍然保留. 我想,人心不古,再創新的科技也改變不了那些人情味,但願天佑汕尾,未來的發展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