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陈泗伟

[论汕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2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hkhenry 发表于 2012-3-1 12:26
如果高山流水能夠成為你的財富,你還擔心沒飯吃嗎? 像陳院長所說,一個好的字畫,  如果有人欣賞 , 有好的市 ...

呵呵,说得好,站得高,望得远,就是不一样!
我也喜欢收藏,请多交流!: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3-2 23: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hkhenry 发表于 2012-3-1 12:33
那也是, 拜神也是一種文化, 需要傳承下去

呵呵,有道理,支持!:lol
发表于 2012-3-3 00: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期待陈院长以后能多写写一些正面批评政府的文章。:handshake
发表于 2012-3-3 09: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钱搞什么文化
发表于 2012-3-3 09:4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轩尼诗 发表于 2012-3-1 16:14
怎么说呢?从某种角度来说,庙宇也属于一种文化产业,文化这个东西不一定是琴棋书画,人的信仰和追求也算 ...

大道理要懂,在汕尾如果没后台你觉得从事什么容易?
发表于 2012-3-3 11: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应该是说在汕尾文化产品不好销吧?还是“文化人”没什么话语权?
这些跟文化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
文化靠教育来传承,但教育不止是学校教育。
如果把文化跟政治捆在一起,那是党的文化事业,那是要官职与财政拨款来解决问题的。如果真正走向民间、地头、市场,那文化又呈现另一番景象。文化象空气,不只限于琴棋书画,无时不刻左右着人们的思路。至于乌坎正在践行的宪政文化,就更是社会变革时期的浪潮。
文化,汕尾单向式开放的文化特征,是有得琢磨的。就象一个故事讲的,外人来到小岛,发现没人穿鞋,
一个人认为没消费者没市场,另一个认为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啊大把机会。
营销,首先在于识别真假需求。文化营销,也是营销。
发表于 2012-3-3 15: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伟哥,汕尾虽在海边,但就一文化沙漠,要啥没啥,有的就是些沽名钓誉的家伙,行业里还风气特不好。
举一例子,那天和朋友吃饭,席间认识一个自称习字三十余载的本土书法家,言谈里文人相轻的味道十足。后又欣赏其作品,啥都露馅了,丫挺的居然楷书都写不好,俺不懂书法,但貌似楷书是习书法的基础吧?搞得俺这土六八原先想求一幅字的心情都没了。
发表于 2012-3-3 2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汕尾穷的人多,有钱的人少。
三顿佐下食卖饱讲民个文化?
生活所迫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аи安 发表于 2012-3-3 00:38
期待陈院长以后能多写写一些正面批评政府的文章。

谢谢宝贵意见,呵呵,什么叫正面批评?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unagato 发表于 2012-3-3 09:22
没钱搞什么文化

呵呵,没钱也可以的,自己搞!呵呵!: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轩尼诗 发表于 2012-3-3 09:40
大道理要懂,在汕尾如果没后台你觉得从事什么容易?

;P没后台的人多的是!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sz猎人 发表于 2012-3-3 11:13
兄弟应该是说在汕尾文化产品不好销吧?还是“文化人”没什么话语权?
这些跟文化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
...

呵呵,想的好不如讲的好,讲的好不如做的好!海陆丰,相信是人都懂文化的,生活所迫啊,无变!:lol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lure 发表于 2012-3-3 15:16
伟哥,汕尾虽在海边,但就一文化沙漠,要啥没啥,有的就是些沽名钓誉的家伙,行业里还风气特不好。
举一例 ...

呵呵,;P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
 楼主| 发表于 2012-3-3 23:2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孤独的老鼠 发表于 2012-3-3 21:58
因为汕尾穷的人多,有钱的人少。
三顿佐下食卖饱讲民个文化?
生活所迫啊

同感,人穷则……啊!:lol
发表于 2012-3-4 0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njin 于 2012-3-4 00:29 编辑

海丰民间的风气,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那些有点点文化的人,在本地都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除非离开原来的土壤,外出寻求更佳的发展空间,本土能够有多少的文化名人涌现出来?国际小提琴家马思聪(海城幼石街人),年纪一大把了,还要出走美国,客死他乡。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公平人),基本上都是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工作,从大革命时期就离开家乡。开创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杨成志博士(汕尾盐町头人)基本是以中山大学人文学院为研究基地。海丰、汕尾这块地方除了是他们的出生地,根本不是他们获得巨大文化成就的地方。海丰、汕尾缺乏培育文化人的肥沃土壤。最后,本地就仅仅剩下一些孤芳自赏的人在为文化事业而孤独呐喊。可悲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00: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danjin 发表于 2012-3-4 00:19
海丰民间的风气,也是好不到哪里去的,那些有点点文化的人,在本地都显得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除非离开原来 ...

说得太好了!:lol问好!
发表于 2012-3-4 0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泗伟 发表于 2012-3-4 00:33
说得太好了!问好!

读陈泗伟先生文章有感!: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00: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danjin 发表于 2012-3-4 00:38
读陈泗伟先生文章有感!

感慨感动感谢!:handshak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