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7-5-1 10: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现象应是教育部门的“缺失”,缺失了教育的核心,主管部门只知附庸,本位思想,捞捞边财,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如梅陇中学,现在的生源就严重流失,我周围的亲朋好友,小学开始就把子女送到德成中英文学校等私立学校读书,结果就是本土生源枯竭,梅陇是人口大镇,镇立中学尚且如此,何况其他。本地公校为何留不下生源?家长为何要让子女读高价学校?为何会有高费名校出现?为何公的主们可捞私财?私的为何不能高奖揽材?香港名牌大学招收大陆优等生时提供高达几十万学费和生活费补助,又说明了什么?优质生源的家长在培养一个优秀学生时私下了重本,国家没有任何补贴,为何不能接受“名校”高奖揽材?优秀学生在付出自己的辛苦后打下的基础,理应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得以更好的深造。这个平台可以是私校,更应该是社会主义的公校。创均不是平均主义,只要“名校”能真正培养“名生”,应视为教育的补充手段,以其在平庸的教育现状中碌碌无为,倒不如在优秀群中林立竟走!教育不要“鹤立鸡群”,不要“一枝独秀”,而是整体水平的大幅提高,哪一天公校雄起,私校自会隐去,就当是抛砖引玉也可,就让“各校”来搅搅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