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67|回复: 0

大山深处的峥嵘岁月 ——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的红色往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 18:57:12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wechat_upload15411564205bdc2e442b596
钟善添(右)、钟善广(左)讲述红色往事

彭仕禄避难坑联

电视连续剧《彭湃》热播,收视率高居全国第一,引发热议。海丰县黄羌镇坑联村民看了该剧,都纷纷谈起彭湃烈士母亲周凤、妻子蔡素屏、儿子彭仕禄曾到该村避难的往事。

据坑联村的钟善添(91岁)、钟善广(88岁)等多位老人讲述,1927年大革命失败,次年国民党当局对海陆丰根据地进行疯狂反扑,许多革命志士倒在了敌人枪口之下。一个黄昏,坑联村来了一群陌生人,带头的是两位年轻人,身后是一位老太太,及其携带幼子的儿媳。这就是彭湃烈士的母亲周凤、妻子蔡素屏和三岁的儿子彭仕禄。一行抵达坑联村后,住进了坑联村农会长钟翔进的家。钟翔进是受彭湃的的感召,较早加入农会的有为青年,为当地农运出了不少力,他把客人安置在俗称“二层棚”的简陋房屋居住,这在当年的坑联村已经是最好的房屋。

钟善添、钟善广等人回忆,当时彭仕禄小小年纪,非常活泼,经常跑出“二层棚”和村里的小孩一起玩,蔡素屏每次看到都要出屋把他牵回家中。彭老太太一行在坑联村大约藏了两个月,后来被革命同志接走。

彭老太太一行前脚刚走,国民党反动派后脚便进了坑联村,他们放火烧掉了钟翔进的房屋,包括“二间棚”。同时被烧毁的房屋还有赤卫队员钟翔兴、钟翔财等十多家。闻讯躲过一劫的钟翔进从此远走南洋,直到1954年才携妻带子重归家园。

彭仕禄少儿时期东躲西藏,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4岁那年,周恩来才派人辗转找到他、把他接到身边。彭仕禄避难的时候到过许多个地方,是否来过坑联村,从情理上推也有可能,但是找不到相关资料记载,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考证确认。

罗輋战役中的“小鬼队”

在最近公布的我市617处革命遗址中,其中罗輋大战就发生在坑联村后的罗輋山上。

1949年8月5日,粤赣湘边纵队南线主力部队在海丰罗輋包围南援汕尾之敌一九六师第八十七团第一营全部、第三营一个团及保安独立第二营,经15小时激战,歼敌大部,残敌100多人乘黑夜逃脱。此役,计毙伤敌300余人,俘敌185人,缴获迫击炮4台,轻机枪8挺,冲锋枪6支,步枪78支,其他军用物资一大批。

这场以我军大胜的激战已经载入史册。不过坑联村的钟娘贵、钟木兄、钟木相、钟善胜、钟娘护等多位老人的叙述,则补充了这场役一些鲜为人知的侧面。

1949年,即将迎来全国解放之时,有一个集训队来到坑联村,他们有近半是小战士,他们被老战士称为“红小鬼”。甚至,有的班排除班排长外全是小战士,所以被当地村民称为“红色小鬼队”。

“小鬼队”的到来,可乐坏了村里的小朋友。在部队的学习和训练之余,这些稚气未脱而充满朝气的小战士与村童们玩成一片:他们上山掏鸟窝,摘野果,挖地瓜打窑仔等。有一次,十几个小战士向村童借来了水桶和戽斗,竟然个个脱光衣服,跳进河里戽干河水抓鱼虾。因损坏了河边老百姓的庄稼,一位部队干部拿着竹子追赶他们,他们于是笑闹着一哄而散。后来,村民才知道这位干部姓林,是一位排长。

这些小战士是到了村里集训时,才领取军装的,因军装尺码过于宽大,小战士穿着不合身的军装训练,就像是台上戏子着袍,更有意思的是,小战士们领到步枪等武器时,因身体矮小,无法背枪,只好一直扛在肩上。尽管如此,整个部队的训练十分认真严肃。每当下操,战士们都会齐声高呼口号:“向着新中国前进——!”这吼声在山间久久回响。

1949年8月5日早晨,罗輋战役打响,集训队也加入战斗之中。激战中,天色忽暗,山雨欲来。敌我双方的前沿阵地竟有数十分钟的沉寂。忽然,潜伏在阵地最前沿的集训队林排长,猛地举起红旗高喊:“同志们,向着新中国前进!前进!”

真是一呼百应,刹时,阵地上所有的战士都喊着“向着新中国前进!”的口号向敌军阵地发起冲锋。“嘟!嘟!嘟!…”敌军的轻机枪、冲锋枪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泼洒过来,我军的战士不少人中弹,林排长也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幸好,此时我军反包围支援部队赶到,立即在炮击之后冲上敌人阵地,敌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四处溃散。我军乘胜追击,枪炮声响彻山林……

海洋大学旧址

令人意外的是,坑联村下辖的坑尾头村钟氏祠堂(俗称石梁祠)还曾是广东海洋大学旧校址。

广东海洋大学的前身是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因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学校受到侵扰,受上级指示,校长姚焕洲带上师生准备在汕尾筹建新校。当时汕尾亦非世外桃源,日寇敌舰、敌机经常前来侵扰。在海丰县政府的协助下,遂将学校内迁海丰县城以北三十华里之公平镇,以该镇的关帝庙作为临时校舍。

1941年3月,日寇在海丰谢道山附近登陆入侵,海丰县城及公平镇相继失守,潮汕和兴梅地区部分学生疏散回乡避难,当地和香港以及其他沦陷区的学生有家难回,只好随校向北部山区撤退,日夜兼程,来到黄羌镇,并将坑尾头村钟氏祠堂作为新校址。

学校在坑尾头办学期间,处境十分艰苦,经费不继,公粮供给时续时断。当时海丰中学、公平中学、汕尾坎白中学、梅陇梅峰中学等学校亦相继停课疏散。姚焕洲校长毅然决定附设一所联合中学,以收容各校流亡师生,并自任联中校长。

姚焕洲任联中校长期间,曾安排广东海洋大学一些教师为联中兼课,此举深得当地民众的赞扬。姚焕洲还经常出具借条和介绍信,派遣庶务人员四处告示贷钱粮,曾发生庶务人员经过敌占区时被日军抓去做苦工的事件。坊间传说,国民党驻军头目钟超武,被姚校长的办学情怀和人格魅力折服,经常筹集钱粮资助姚校长办学,大大减轻了姚校长的办学压力。

记者:沈洛羊,通讯员:戴镜兵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英名千古传
[三唯论点] 铁血男儿血洒沙场
[三唯论点] 密战英雄张福喜
[三唯论点]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及其影响
[三唯论点] 村支部书记是农村发展的带路人
[三唯论点] 如何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