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02|回复: 0

[人物] 护农会旗帜 传旗帜精神 ——记守护农会旗帜的忠诚勇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8 10: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21008103652.jpg

护农会旗帜   传旗帜精神 ——记守护农会旗帜的忠诚勇士

参观海丰县红宫纪念馆,在展厅一角,挂有一面历尽沧桑却又鲜红的“农民协会会旗”,这面会旗的落款是:1927年,海丰第六区洪厝岭农民协会的会旗。
它不是一个具象旗帜的复制,而是一面永葆革命本色的旗帜,关于它的历史,值得一说。其中,守护农会旗帜的忠诚勇士——刘细、刘为和刘马喜的故事更是动人心弦。
投身革命洪流
1923年元旦,海丰总农会宣告成立,彭湃任会长,杨其珊任副会长。轰轰烈烈的海丰农民运动很快就从海丰县城周围的13个约(约,清代相当于县、村间的自治区域。)向其他乡村发展。
海丰六区洪厝岭村(现属陶河镇杨南村委)村民在刘细的带领下,正准备成立农会时,却碰上了“七 . 五农潮”。洪厝岭村的农会虽然没有成功组建,但是,村民们却感受到了浓烈的革命气氛扑面而来,特别是刘细、刘为、刘马喜等革命青年,一刻都没有闲着,他们密切关注着海丰总农会的动向,随时准备响应彭湃等革命者的号召。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一大在广州胜利召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深得人心,“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启了大革命的序幕。
1925年2月下旬,广州国民革命军挥师东征并取得了胜利。3月,海陆丰农民运动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同时,把农会改称为“农民协会”。没有成立农会的乡村也一律组建“农民协会”,并在“农民协会”的领导下,组建农民自卫军。

微信图片_20221008103654.jpg

洪厝岭村跟其他乡村一样,农民协会在大革命洪流中诞生,农民协会的旗帜高高飘扬在洪厝岭村子上空,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刘细任洪厝岭村农民协会会长,从此,他带领着村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中。
刘细为人正直,办事效率高,处理问题公道,村民们在劳动或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总喜欢找他解决。自然而然,刘细成了洪厝岭村人的“领头人”。
1926年,刘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共产党人刘细的领导下,洪厝岭村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有多名青年加入了共青团组织,其中刘为、刘马喜就是其中的成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15日,广州李济琛步蒋后尘,在广东各地屠杀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海陆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举行了第一次武装起义。刘细、刘为、刘马喜等洪厝岭村的农民自卫军,坚定地跟着共产党走,他们所有的行动按照党的指示办,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同年9月17日和10月30日,海丰分别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武装起义,每一次武装起义,刘细、刘为、刘马喜等洪厝岭村农民自卫军都积极参与,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保家卫国,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保住人民群众的既得利益;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生活。
旗帜不倒,信仰不灭
1928年2月下旬,国民党反动军队开始围剿海陆丰。3月1日,海陆丰苏维埃政府被迫撤出县城。6月下旬,国民党军队向各乡村发起清剿行动。

刘细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他吩咐村民收起“农会旗”,细心地折叠好。刘细双手接过村民手中的旗,转身面对刘为,郑重地说:“要视旗帜如生命,人在旗在!”
刘为从刘细的手中接过“农会旗”,坚定地点了点头,然后,解开衣扣,放进怀里。
刘细满意地点了点头。
7月下旬的一个黄昏,村外放哨的赤卫队员传来消息:敌人已经向洪厝岭村方向而来。
接到敌情的刘细镇定自若,他马上吩咐一部分赤卫队员们保护村民撤退。他带领着另一部分村赤卫队员们到村头阻击敌人,为村民的撤退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包围了洪厝岭村的敌人如入无人之境,趾高气昂地向村中前进。
刘细一声令下,洪厝岭村赤卫队员们同时向敌人开火,几十支粉枪如火蛇一样扑向敌人。毫无防备的敌人,突然遭到袭击,一下子乱了阵脚。
刘细指挥赤卫队员们马上撤退。
从慌乱中镇定下来的敌人,向赤卫队员发起了追击。
晚霞如血,群山尽染。

微信图片_20221008103657.jpg

为了让更多的赤卫队员们摆脱敌人的追击,刘细停下了脚步,刘为跟着也停了下来。但是,刘细大声命令刘为撤退,保护好农会旗。刘为十分不舍地继续向大山中跑去。
刘细面对逼近眼前的敌人,突然从水沟中跃出,拦住几十位正在拼命追击赤卫队员的敌人。他手握大刀,两眼如炽,怒视着敌人。
跑在前面的敌人,被刘细的突然出现吓得连忙后退。当敌人发现只有刘细一人时,胆子大了起来,纷纷端着枪向刘细逼近。
刘细毫不畏惧,他挥起大刀,向敌人发起进攻。
但是,敌人扣动了板机,子弹射穿了刘细的胸膛,血飞如箭,英雄倒下了!
长夜漫漫,山河失色。
共产党人刘细牺牲后,洪厝岭村人民一时之间手足无措,他们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以后的斗争往何处去。
正在大家迷茫之际,共青团员刘为勇敢地站了出来,他成了洪厝岭村人民新的“领头人”!   刘为虽然比刘细年轻,但是,一直以来,在刘细的悉心教导下,他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否则,刘细也不可能把农会旗托付他守护。
山河破碎,誓死护旗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动员全民抗日,中国共产党人在海丰组织进步青年成立了“海丰青年抗日同志会”(简称“青抗会”)。1937年底,“青抗会”刚成立时,才有几十位青年参加,但是,到了1940年春被国民党政府强行解散时,成员已经高达五千多人。“青抗会”存在的时间虽然不久,但是,在广泛动员、宣传抗日的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为海丰重新组建党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其中,历经战火考验的刘为、刘马喜等人也成了其中重要的成员。
1941年3月,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海陆丰大地,一时之间,山河破碎,哀鸿遍野,海陆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地村庄、群众无时无刻不遭受摧残、羞辱。
为了保护乡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刘为、刘马喜等人依照当年“赤卫队”的组织形式,发动村民加入保家卫国的战斗行列,形成了六区最早的抗日乡村武装。
4月的一天上午,几位胆大包天的日寇,闯进了洪厝岭村。鬼子进村后,随意闯入民居,翻箱倒柜,弄得整个村子鸡飞狗跳。其中一位日寇在牛棚间搜到那面“农会旗”。鬼子看到“农会旗”,以为发现了什么“抗日武装”,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鬼子枪上膛,如临大敌,把村民全部押到村子中央的大晒谷町。一位日寇拿着“农会旗”,在乡民的面前叽叽嘎嘎地乱叫,谁都听不懂日寇说什么!日寇看到没有人反应,从口袋中摸出火种,准备把“农会旗”烧掉。
“农会旗”是洪厝岭人的骄傲,更是他们的信仰,眼睁睁看着“农会旗”被焚烧,他们情何以堪?
千钧一发之际,刘为举起右手一挥,大喝一声:“乡亲们,保护农会旗,跟鬼子拼了!”

微信图片_20221008103659.jpg

怒火填膺的乡民们应声出击,场面失控,日寇慌了手足。几位头脑灵活的日寇掉头就溜,还有两位日寇被村民五花大绑,然后被押往莲花埔仔峒,交给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农会旗”又逃过了一劫。
三天后的上午,恼羞成怒的日寇派出重兵包围了洪厝岭村。
刘为、刘马喜为了掩护村民撤离,不幸落入了日寇的魔掌。
日寇为了让刘为、刘马喜交出“农会旗”,把他们押到陶河贤厝坑村旁一口水井边,绑在用松树木做成的大床上进行严刑拷打。
两位英雄被打得遍体鳞伤,血流如注,但是,他们始终不渝,咬紧牙关坚挺着。
日寇见拷打起不了作用,将两位英雄脱光衣服,用电击烘烤他们,还不断往他们嘴里灌水。
英雄被电击得昏死过去,日寇就用冷水把他们泼醒过来,然后再电击烘烤、灌水。但是,几经折腾,日寇始终得不到一丁点信息,只好把两位英雄推入田沟,然后扬长而去。
日寇前脚刚走,洪厝岭人马上对两位英雄进行了紧急的救治,其中刘马喜不治身亡,刘为命悬一线,经几个月的治疗,才恢复了健康。
“农会旗”再次逃过劫难!
解放后,刘为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历任杨古埔乡长、商业综合公司职员等;“农会旗”由六区领导王柔,亲自献给红宫作为革命物品保留至今。
2017年,洪厝岭村农会旧址被省政府认定为“革命遗址”。同时,希望农会旧址能够翻新!

口述人:刘仁锋    文字整理:戴镜兵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红色女英雄豪情壮九天
[三唯论点] 女杰豪气冲云霄
[三唯论点] 少年英勇志气高
[三唯论点] 铁血好汉张文财
[三唯论点] 赤子英雄魂
[三唯论点] 英名千古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