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国庆前的工作日更紧张,时间紧任务重。今天早早回去上班,下午除了任务外,还有一个重要会议。于是,中午无法回新房子,下班后没走多远,就拐进了单位附近一家大排档。饭厅比较宽敞,电风扇、空调一起开,环境比较舒适。我问老板:“有猪脚饭吗?”老板当即应道“有!”,手起勺落就舀了满满一碗猪脚肉。
琥珀色的猪脚块炖得油亮,皮皱里藏着胶质,下面垫着几片脆嫩的青菜,撒了把咸鲜的咸菜丝解腻。服务员递来一只白瓷碗,盛着冒尖的米饭,笑着说“饭不够自己添,锅里还有”。猪脚肉入口即化,酱汁渗进米饭里,一口下去满是满足。
吃完第一碗饭,肚子还没填实,便起身往饭锅走去。那口锅比想象中大得多,竟比家用高压锅的五倍还要大,银亮的锅身泛着光,揭开锅盖时还冒着温热的白气,颗粒分明的米饭堆得像座小山。指尖触到锅沿的微凉,忽然就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带着我们五兄弟两姐妹,一家九口人,全靠厨房里那只黑铁大锅做饭。
那时农村没有煤气,灶台烧的是晒干的稻草,母亲要蹲在灶前添半天柴,火苗才会慢悠悠舔着锅底,等锅里飘出饭香,往往要耗上大半个钟头。饭熟后母亲掀开锅盖,蒸汽裹着米香扑满脸庞,我们几个孩子早围着灶台转,盼着能先分到拌了猪油的热饭。
更早些时候,村里大集体还没解散,生产队的食堂里也支着更大的大锅,每到饭点,全村人端着碗排队,大师傅用长柄勺分饭,喧闹声能传到村头。如今那些场景早不见了,黑铁大锅成了老屋里的摆设,大集体的热闹也只留在长辈的回忆里。
我又舀了半碗饭,拌着剩下的猪脚酱汁慢慢吃。大排档的高压锅还在原地,冒着淡淡的热气,像在替那些消失的时光,守着一份朴素的温暖。原来所谓怀念,不过是吃到一口熟悉的饭,看到一口相似的锅,就想起了一大群家人,曾经围坐在一起,把简单日子过得热气腾腾的模样——只是,这样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父母那时候虽穷,但也养了七个子女,我虽然日子好多了,但生力却远远不如上一辈,只有孤零零的一个独生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