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楼主: 缘来缘去

[论汕尾] 试说海陆丰历史文化的特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8 12: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显兵 发表于 2014-10-28 10:49
这话中肯,拜读好贴。

兵兄肯定,倍感惭愧。
发表于 2014-10-28 12:27:0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进入微信
傲气雄鹰 发表于 2014-10-28 11:41
你放心,放心。
你会被车撞死的,注意减少外出。

像你们这样咒来咒去,你们都活不过陈老。
发表于 2014-10-28 13: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官方微博
既是研究海丰文化,我们必须理性,沉静来说明一个时代前因后果,当然,历史由一代人又一代人去研究的。大家饮啖茶,吃个包,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家门迎东风。
发表于 2014-10-28 17: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丰话是闽南话漳州语系一种,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在海陆丰地面不断地渗合潮汕、客家、广府及北京方言,形成一种语言特色,值得探讨。
海丰的语言学家(或方言学者)颇多,有陈建民、潘家懿、谢立群、罗志海等人,对海陆丰方言作出了不懈探索,是我们学习认真楷模。
发表于 2014-10-28 18: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地理 于 2014-10-28 19:54 编辑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8 17:58
海丰话是闽南话漳州语系一种,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在海陆丰地面不断地渗合潮汕、客家、广府及北京方言,形成 ...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博采众长。
发表于 2014-10-28 18:46:34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8 17:58
海丰话是闽南话漳州语系一种,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在海陆丰地面不断地渗合潮汕、客家、广府及北京方言,形成 ...

支持
发表于 2014-10-28 19:15:39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傲气雄鹰 发表于 2014-10-28 11:41
你放心,放心。
你会被车撞死的,注意减少外出。

大家先坐车走,你断后吧!
发表于 2014-10-28 19:27:36 手机用户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8 17:58
海丰话是闽南话漳州语系一种,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在海陆丰地面不断地渗合潮汕、客家、广府及北京方言,形成 ...

文天祥的故事必须大大挖掘出来,包括黄江丽江两岸的战斗场所及古坟古迹,还原一个完整的文天祥。对其正气歌及过零丁洋等著作要发扬出时代作用,宣扬文天祥浩然正气。


天地有正气 《正气歌》
被捕后在牢中所作。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閟天黑 同:闭)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过零丁洋》方饭亭被捕后,过广州零丁洋望洋兴叹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海陆丰人民要承载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彭湃的敢为人先,马思聪的思乡情怀,陈炯明的敢拼敢干。
发表于 2014-10-28 19: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华商行 发表于 2014-10-28 19:27
文天祥的故事必须大大挖掘出来,包括黄江丽江两岸的战斗场所及古坟古迹,还原一个完整的文天祥。对其正气 ...

小时经常听老一辈讲古,修建西闸时挖出一些皮靴,码特大,今天的人绝对不能穿,就不知与当时有没关联。
发表于 2014-10-28 20: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家乡好 发表于 2014-10-28 19:44
小时经常听老一辈讲古,修建西闸时挖出一些皮靴,码特大,今天的人绝对不能穿,就不知与当时有没关联。

建成西闸五十年,假如建设几年,才五十多年吧,这些文物没有留下来,太可惜了。
还有南宋末至今不超过千年,丽江下游有些高处应该成陆了吧,想起西闸边有一块陆地地势较高,会不会是丽江浦,好像麓镜人的文章也说过,他还是香港的近代文史学者。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09: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缘来缘去 于 2014-10-29 09:32 编辑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8 17:58
海丰话是闽南话漳州语系一种,在历史迁移过程中,在海陆丰地面不断地渗合潮汕、客家、广府及北京方言,形成 ...

      有些名望卓著的外地老师对海丰具体史实调查不足,出现误笔,本地有些学者缺乏独立思考,唯上唯书,照抄照搬,以讹传讹。其立足点失误,结果是将海丰话的形成定格于明代。这一刀无形中砍断了海陆丰历史文化的命脉。  
     目前,探讨海陆丰历史文化将错就错的习惯思维仍然是固疾。到了非彻底根治不可的地步。
     谢谢赐教。
发表于 2014-10-29 22: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县志记载:丽江浦邑南八十里,即丽江下游,今海头吴村一带。
发表于 2014-10-29 2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陈宝荣 于 2014-10-29 23:02 编辑

海丰在明代中叶以前,客家(例福建连城迁入的大古陈、城内姚、东门头罗)、广府(例东莞茶园迁入的南山冯、新寮林、新厝黄)及闽南等语言文化俱有,甚至客家占大部分。
研究海丰话,离不开研究明嘉靖至万历年间历史,那时经历倭寇山贼之乱,海丰人口几近空虚,史志载有大量漳厦人迁入开发,故形成今天从漳州母语分衍而来、融汇地方语言的海丰话史实。
在田野调查中,我发现海丰唐宋遗民在动乱中几乎逃尽,今沿续性够强的有台冲黎、下巷谢,其他的似乎少有。海丰绝多数居民先祖为明清时代迁入,能查找到的为12至26代。
请问还有其他从宋代及居至今的居民吗?几代了?
发表于 2014-10-29 23: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故海丰话为本土千年以上的古语我不敢苟同。
 楼主| 发表于 2014-10-30 01:3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中叶之前,来海定居的外地人不多,这是共识。
发表于 2014-10-30 05:5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宝荣 发表于 2014-10-29 22:43
古县志记载:丽江浦邑南八十里,即丽江下游,今海头吴村一带。

我好奇,觉得有个对古县志的疑问。假设八十里对,从城东上埔算起,不大可能是海头吴村,要到南汾过去,潮沙一带,联想长沙夜雨,海滩全是微沙,其它地方被淹出现微沙比较可能。另外,浦的意思主要是河流入海口,当初的丽江出海口有可能很壮观。。这只是凭一句的胡思乱想,只能当笑谈。
发表于 2014-10-30 14: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林地理 发表于 2014-10-30 05:55
我好奇,觉得有个对古县志的疑问。假设八十里对,从城东上埔算起,不大可能是海头吴村,要到南汾过去,潮 ...

明清县志的“邑”基点指当今海丰县城,非城东宋元县城。
明清县志的所指里数应当是大概方位!
愿向林老师学习。
发表于 2014-10-30 14: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江下游大概是长沙海口一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