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人热情好客,这是好事。但一些汕尾人喜欢搞排场、摆阔气,平时开销大手大脚的,有人还有句口头禅:吃后再打算。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给我们汕尾人上了一堂深刻的课:我们汕尾人要学会节俭。
昨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说:马云叫我还花呗,房东叫我交房租,银行叫我还贷款,国家叫我在家睡觉,政府叫我不要上班,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觉得搞笑之余,更多的是无可奈何的心酸。
疫情之下,不能上班,对很多人来说,没有上班就没有收入,但必要的支出却一分也不能少,怎能不叫人着急?
所以,透过这次疫情,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反思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一定要逼自己养成每个月都存钱的习惯。
我们一定要存钱,与你的收入无关,与你的意识有关。很多人可能觉得,存钱是有钱人的事情,自己收入不高,开支却很大,作为一名“月光族”,不用借钱开支就已经很好。
但其实多有多的存,少有少的存,一旦当你有了要存钱的目标之后,会反过来迫使你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除了房贷车贷水电费这些支出是固定的之外,还有一些支出是可控的。比如你以前习惯了每个月出去吃几顿饭,每次消费两三百,一个月下来就差不多是一千。
当你有了每个月存下一千的目标之后,你减少出外吃饭的次数,就可以省下几百。以前可能你比较随意的买回来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现在你发现不买也行,钱就节省下来了。
不要觉得节俭过日子很难为自己,我觉得随意挥霍,没有一点存款,手停口就停那才是难为自己。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不觉得什么,可是你想想,一旦自己老了呢?体力活做不动了,又没有存款,那不是更可怜吗?
存钱好处多,最大的好处就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开端。
有一个日本女生,从18岁开始养成记账的习惯,一直省吃俭用过日子,每天用于伙食的钱不超过10元。然后她把大部分的工资都存起来,在27岁的时候就买下了第一栋房子,用来出租,光是租金收入就有四千八。
在她30岁的时候买下了第二栋房子,而且这栋房子比第一栋还要大。
到了她33岁的时候,又买下了第三栋房子,自己只住一套,其余的都用来出租。
在其他人都还在为房子努力奋斗的时候,这个女孩却早早地实现了财务自由,光靠租金收入她就已经可以生活得很好。看到她的行为,汕尾人应该醒醒吧,不要再说那句话了:迈去俭伊!节约,其实对谁都有利:节约是一种修养,是对环境的最大尊重和保护。
其实,有目标的存钱比无目的的消费更让人开心。我有一个同事对日常支出也是控制得非常严,刚开始大家都说他抠门,有入没出,不乱花钱,也从不请客。但是就在我们很多人还在为第一套房的首付发愁的时候,这个男同事却已经买下了两套房,第一套房还是在一个发达的二线城市买的。这时,大家都改口说他很了不起。但真要做到像他那么节俭,很多人又表示自己做不到。
这次疫情,这个春节,给我们不少汕尾人不少痛点,对于很多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大的痛点还是这几点:菜又贵了,营业、上班又推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收入了。
人生路漫漫,我们真的不能为了一时之爽而把自己陷于长期的窘迫当中。其实,把挣到的钱存起来,看着自己银行卡上的数字在不停的增长,那种感觉比消费更加爽。毕竟,你想要的安全感,都只能是钱给的。身边子女不如身边钱。积谷防饥永远是颠扑不灭的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