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是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工作启动后的首个纳税申报日,当天上午10时03分,汕尾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在城区国税局成功办理了我市首笔建筑业“营改增”申报业务。截止6月1日上午12时,全市营改增纳税人纳税申报23户,申报税款约127万元。 从5月1日顺利开具发票,到6月1日“营改增”业务申报成功,两个关键节点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汕尾地区“营改增”新旧税制转换工作初步完成,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平稳实施阶段。 为确保顺利通过“申报关”,市国税局自5月初起积极部署,全面开启“5+2”“白+黑”工作模式,抢时间拼进度,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做好四大行业营改增纳税人首个申报期的准备工作:一是政策解读宣传促进。通过税企QQ群、微信群、LED显示屏、报纸、电台、宣传册等渠道,不断将实时更新的“营改增”税收政策送达纳税人手中。在市国税局“纳税人之家”增设专家坐席,充实咨询服务力量,及时受理咨询和解答纳税人提出的政策疑问,帮助纳税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运用相关税收政策。二是培训辅导平稳推进。对内,加强税务人员对新政策及系统操作的学习探讨,特别是对纳税人关心的政策问题的学习和掌握。对外,分片区开设4场纳税人学堂集中培训,让“营改增”一般纳税人熟悉政策,明确流程,顺利申报;充分利用汕尾国地税微信平台信息推送、12366服务热线“一对一”解答、“营改增”志愿服务队到企业和纳税户中送政策、现场教学等形式加强各行业纳税人政策辅导;同时,对前期因各种原因未能参加实体培训和对政策掌握不到位的纳税人进行回炉培训,采取业务骨干上门“开小灶”的形式补课,确保培训面覆盖所有试点纳税人。三是提升效能服务跟进。通盘考虑试点纳税人诉求和工作量,做好办税服务厅资源布局,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落实设立营改增专区、启用绿色通道、增设专用窗口、成立政策业务应对组等措施,安排所有与开票、申报相关的岗位包括服务提供商实行24小时专人值守。继续采取“特事特办、有事即办、全程待命”的模式,为试点纳税人提供“一对一”、“延时预约”、“上门入户”等多种形式的涉税服务,帮助纳税人适应税制转换。 市国税局将在6月1日至6月27日的首月纳税申报期内实时监控“营改增”纳税申报进度情况,密切关注试点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办法,确保试点纳税人“报好税”。(来源:汕尾日报 通讯员 李娟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