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588|回复: 0

[人物] 陈舜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5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190105202747.jpg
图片是陈舜仪的孙子及其族人到黄羌寻找陈舜仪的革命足迹

陈舜仪,1903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城下围陈一小商人家庭。1921年高小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陆安师范学校。毕业后以优异成绩留校任职。陈舜仪的学生时代,正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在海丰传播,各种青年社团先后成立。《新海丰》、《赤心》周刊等相继出版。尔后,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震撼了两广地区。陈舜仪受彭湃的影响,很快接受新思想,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成为学生领袖人物。

1923年,发生“七五农潮”。海丰家会被反动派镇压,刚成立的工会也渐沉寂。在黑云蔽天的形势下,陈舜仪与林道文、陈佐邦等一批进步同学在陆安师范组织“新生社”,出版《新生》半月刊,揭露社会的黑暗,号召学生关心社会,参加改革,被彭湃誉为“农民运动的桥头堡”。

1925年,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后,陈舜仪改“新生社”为”新学生社”,任该社常委。同时受被新成立的国民党海丰县党部任为第一区组织员,并兼任海丰县工会筹备处执委兼宣传部长,他以彭湃的革命热情从事组建基层工会和发展党员的工作。为国共合作,澄清海丰县政治做了贡献,因此遭受反动派的仇恨。同年9月后任“新学生社”常务委员、县总工会筹备处执行委员会宣传部长。同年9月,陈炯明残部重犯海陆丰,陈舜仪和部分战友撤至香港,反动派勾结港英当局将其逮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10月,第二次东征军再克海丰,经林苏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陈舜仪入党后,历任小组长、支部书记、区委书记等职,同时兼做县总工会领导工作和国民党的组织工作,为重建海丰县总工会发挥重要作用。

1927年,陈舜仪参加海陆丰三次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兼任农军中队长。第二次起义后,任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主席团委员,并同中共海陆丰县委组织委员郑志云同志负责接应进入海陆丰的南昌起义军。第三次起义时,陈舜仪率领农军和工作人员参与工农革命军围歼敌人,身先士卒冲入县城,取得了武装起义的胜利。
1927年12月,海丰县第一次共产党代表大会上,陈舜仪当选为中共海丰县委首任书记和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在东江特委领导下,为进行土地革命和县政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1928年1月下旬,海丰县举行第二次党代会。因受“左”倾错误的影响,陈舜仪被革去县委常委职务,降任县委秘书长,但他不计个人得失,继续勤勤恳恳工作。1928年3月1日,国民党反动派攻陷海丰县城。海丰县委和东江特委撤到农村领导斗争。下旬,东特委机关移到惠来,县委成员多牺牲或失去联系,陈舜仪毅然挑起重担,坚持反“围剿”斗争。1928年7月1日,在海丰县第三次党代会上,作《海丰工作经过及党务状况》的报告。
1928年9月,海陆惠紫暴动委员会主席杨望和邻近县委领导同志多数牺牲。海陆丰等县与东江特委的联系断绝,革命形势极为严峻。在危急关头,以陈舜仪为代表的海丰县委提议,参加海陆惠紫四县暴动委员会会议的四县县委代表于10月6日召开特别会议,成立海陆惠紫临时特委。陈舜仪被推选为书记,报广东省委批准为海陆惠紫特委。在“六大”精神鼓舞下,特委领导四县,整顿和恢复党组织,进行艰苦斗争。12月,广东省委在给特委的信中说“你们经过几个月艰难困苦的奋斗现在还能保持海陆惠紫一部分政权,而且党与苏维埃的工作最近都有进步,无限宽慰”(见《海陆丰革命史料》第二辑第396页)。

1928年12月—1929年1月间,海陆惠紫特委召开党代表会。广东省委派陈郁参加会议。传达“六大”和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决议,陈舜仪再度当先为书记。

海陆惠紫特委党代会刚结束,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扫荡海陆惠紫地区,实行“三光政策”,特委在海丰无法立足,迁到惠阳。当时特委处境非常艰难。陈舜仪在给广东省委的报告中说:“前半月只有每天躲避敌人,几有被全消灭之危险。后半月来海丰各区都站不住了。一方面受敌人围剿,不得已转移到惠阳境内的乡村潜伏,半月来每日在深山上的石洞里过那整天没有光线的黑暗生活。精神上、肉体上具感莫大痛苦”(《海陆丰革命史料》第二辑第446页)。但是,他并完全放松工作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努力积极寻找集合躲跑到惠阳的同志,并在附近组织农会。1929年4月下旬,陈舜仪回到海丰,打通各地联络。
在陈舜仪的领导下,特委制订了游击战争的计划和原则。以海丰的黄羌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其他各地牵制敌人及做响应工作。游击战争的原则是:攻击敌人力量薄弱地区,能造成政治影响,又有群众基础,能得群众帮助的地方;进攻时不保守,流动不固定,动作要绝对秘密迅速。当武装力量还薄弱时,由各乡支部领导游击战。力量发展时,适当集中。

微信图片_20190105202742.jpg
图片是陈舜仪的孙子及其族人到黄羌寻找陈舜仪的革命足迹


在陈舜仪的领导下,数月间,特委斗争不断取得胜利。10月,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七师第四十九团。经过大小数十战,发展近千人,成为东江地区的一支劲旅。1930年5月,四十九团被编入东江红军第十一军第四纵队。

在军事斗争胜利同时,苏维埃解放区也不断扩大。4月,在陈舜仪为首的特委领导下,成立海陆惠紫革命委员会。5月,在八乡山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东江苏维埃政府。陈舜仪虽然没有参加此次会议,但仍被选为执行委员。6月,根据广东省委指示,海陆惠紫革命委员会改为“东江苏维埃惠州十属特别委员会”。当时惠州十属特别委员会辖海丰、陆丰两个县苏维埃政府,惠阳、紫金两个县革命委员会,后又发展成为一个紫河特区。苏区人口达到20万左右,非苏区的农会会员1万。有党员5000余人,团员1000多人。

陈舜仪领导海陆惠紫苏区的斗争,受到广东省委的通告表扬和党中央的重视。1930年,广东省委在一份通告中指出:“最近海丰陆丰工作的恢复发展,苏维埃解放区已逐步普遍,鲜红的旗帜仍飘扬于海陆丰”(《广东革命历史文件集》甲种第17册第158页)。《红旗》报的《赤色版图》专栏,亦以《复活后的海陆丰》为题,介绍海陆惠紫的斗争,说“苏维埃解放区已扩大,一日千里”。

海陆惠紫特委同东江特委合并,陈舜仪调任广东省委工作。先后任农委书记、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南方局常委等要职。10月,陈舜仪巡视闽西苏区,足迹遍及闽西八县,传达中央六届三中全会决议,成立闽粤赣特委,协助闽西特委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11月中旬,红十二军准备夺取漳州为根据地,指示闽西特委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慰问红军,动员青年入伍等项活动。28日,陈舜仪出席闽西特委全体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1931年1月,回到香港不久,中共南方局和省委机关因叛徒告密而遭受严重破坏。陈舜仪与夫人周淑琴冒险到省委机关侦察,被埋伏的警探逮捕。狱中,化名林德源,同英警当局斗争。但后被叛徒指证暴露身份,陈舜仪受尽种种酷刑,后来被敌人押上轮船准备引渡广州,途中他不顾遍体鳞伤跳海潜逃,不幸被敌人捉回,受尽严刑拷打,3月在广州被枪杀。

楼主热帖
[三唯论点] 少年英勇志气高
[三唯论点] 铁血好汉张文财
[三唯论点] 赤子英雄魂
[三唯论点] 英名千古传
[三唯论点] 铁血男儿血洒沙场
[三唯论点] 密战英雄张福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市民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